韩咏红:又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时间:2021-12-17 09:0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北看记

中共每年岁末的重要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周五(10日)闭幕。这是过去12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得最早的一次。提早召开的会议,凸显了乌云盖顶、山雨欲来的严峻内外部经济形势以及高层的警觉,而多年来这个会议中较少看到一句表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次出现,让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任务是总结当年经济工作,把脉经济形势,定调明年大计。

自2011年以来,该会议历年的总基调都是“稳中求进”,简直是十年如一日,至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说了约五六年,似乎每年的主题和此前并无太大不同。

然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紧张氛围却是清晰可辨的。会议罕见地将“稳字当头”放在“稳中求进”之前,构成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八字,传达经济上稳定压倒一切的高层旨意。针对当前形势,会议冷峻判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并要求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明年的中共二十大召开。

很显然,“稳”指的是防止经济增长失控下滑,今年第三季中国经济增长滑落至4.9%,官方若不及时反应,局面可能更糟。

中央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11日加码解释,“稳”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突出的关键词,要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任务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这些“稳”的举措已带有急刹车意味,宣告官方今年的一些有收缩效应的政策,例如最受关注的高压打击资本“无序扩张”的力度,针对互联网巨头、校外培训和娱乐产业的抑制政策,即使不回调也会暂缓出台。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里大篇幅阐述的五点“正确认识”,第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和途径,先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并指“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五点“正确认识”的第二点,是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

会议还提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

何谓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表述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有着密切联系。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两年后,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中共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序幕由此掀开。上世纪80年代,中共十三大再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中共领导等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他进一步强调这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确实,过去四十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被尊为中共的基本路线,2018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的大会讲话中也说:“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过,这个“中心”并不总是被高调突出,时不时让人怀疑该“中心”已经动摇。因为中国的左右之争未曾间断。这其中既涉及到不同群体代表的路线之争,又涉及到中共革命初衷如何坚持的理念问题,更涉及到如何一方面保增长,又避免富起来的经济阶层与权力勾结,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腐蚀中共统治的风险。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始终面临的现实两难,它也一直左右调试,力求扑灭不断浮现的各种问题。

今年,中共战胜了疫情,实现了全面脱贫,又跨过建党百年门槛,它一度有自信能承受较低的经济增长,于是开始大力度管制资本,试图扭转社会风气,减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还开始探讨共同富裕。结果,经济大减速的风险马上累积到眼前。

2022年,随着世界更多国家迈向疫后新常态,中国将面对开放边境的更大压力,而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又适逢中共二十大将召开,比一般年份还更需要稳定的经济以支撑稳定的政治环境,实现平稳过渡,这是经济须“稳字当头”的政治需要。

这些现实,意味着过去一年的好些大动作将不得不暂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复位,也凸显出在现实中,中国长期大幅度偏离原有的路线并不容易。共同富裕则不急于马上推进,毕竟根据十九大报告,2035年才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时间表。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