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湾《联合报》
由美国发起的民主峰会,一开始就被外界视为“围堵中国”的战术,中国大陆也打着民主旗号另辟战场,导致主办方设定的“盛会”,沦为敲锣打鼓的“美中互相圈地运动”,反让受邀者怕被贴上标签而望之却步;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很可能斩伤美国领导威信,不利拜登政府整体外交布局。
拜登今年一月重返欧洲后,就再三向盟友保证“不要求大家在美中之间选边站”,但民主峰会遭华盛顿邮报质疑,与会成员的民主品质良莠不齐,且不脱地缘政治考量,让外界看到美国为团结盟友伙伴,对抗中国大陆的图穷匕见。
民主党政府上台后,外交动作频仍,无论双边或多边联合声明,应对新冠或强化供应链等针对特定议题的会议,基本上各国和企业都很给面子出席,唯独这次民主峰会,拜登竭力吹拉弹唱,具体共识结论犹未可知。
美中密集竞争,从联合国组织、疫苗援助到台湾议题,经常亦步亦趋,双方大动作或少,小动作却不断;这次美国的民主峰会登场前,中国大陆抢先一步开了“民主论坛”,如此拉帮结派画分阵营,对于被迫入伙的国家来说,实质利益和副作用又该如何计算?世界各国的期待,与其说“有效和陆方竞争”,应是“避免美中陷入冷战式的集团对抗”。
不过,民进党政府一开始就高调宣传,强化自己亚洲民主灯塔的形象,在军事和外交压力环伺的状况下与美国交心,却无力打开两岸沟通管道。
驻美代表萧美琴和拜登等民主盟友“同框”的这一天,尼加拉瓜选择和“中华民国”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映照的正是国际政治现实下的“民主价值”与“国家利益”;台湾不是唯一面临这道难题的“国家”,世界各国亦如是。
“民主”为美国为重返世界所高举的旗帜,却在激烈大国竞争的状态下被稀释和转化,可能并非拜登这个政坛老将所愿,他更该忧心的是,这场峰会落幕后,美国的领导威信如何维持,是否还能联合世界各国与中国大陆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