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烽火外交
1975-2013年前后38年间,中华民国邦交国数量一直维持在22-30之间,直到马总统时才跌到21个,但是在这期间,台湾也发动了几波建交潮。
1. 1979-1985年,6年间蒋经国和7个国家建立了邦交。
2. 1988-1999年,11年间李登辉和19国建立外交关系。
3. 2003-2007年,4年间陈水扁和4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
虽然三位总统建交的总次数多达30,但是中华民国邦交国一直维持在22-30之间,道理很简单,因为期间断交的次数也几乎和建交的次数相当。
蒋经国建交了7次,也断交了7次;陈水扁建交了4次但是反而断交了10次,邦交国是减少的;只有李登辉建交了19次,断交了10次,邦交国在他上台时22国,卸任时29国。从蒋经国到蔡英文5位总统,李登辉是唯一在任内邦交国增加的中华民国总统。在他任内两岸建交、断交你来我往,来来回回29次,而且建交远比断交多,是名副其实的烽火外交;相对的,烽火外交虽然是陈水扁政府才提出来自封的,但是只建交了4国,断交却有10国,说是烽火外交不免夸张。
北京的建交逻辑
林中斌并没有定义什么是雪崩外交,但是依大家的说法,所谓雪崩外交,至少应该是中国不分青红皂白把地把台湾一路往零邦交国的方向打压下去的意思。但如果和过去几波中华民国外交断交潮比较,现在纵使进一步发展到了零邦交,无论从打压的邦交数、断交邦交国人口数、甚至打压的密集度、邦交国的重要性都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台湾由于邦交国太少了,所以有零邦交的恐惧症,害怕进一步的雪崩外交,害怕“中国可能对台湾的邦交国下“重手”,害怕断交潮“会以相当可怕的速度进行”。让台湾外交雪崩的看法非常普遍;但是从北京方面看,显然让中华民国邦交“非常可怕”的雪崩的工程已经完成,北京对台湾进行零邦交化的兴趣并不大。
烽火外交虽然是陈水扁政府才提出来自封的,但是只建交了4国,断交却有10国,说是烽火外交不免夸张。(中央社)
2016年以来,北京剥夺台湾邦交的4国,可以明显的归纳出两个原则:
一、从大的国家着手,忽略迷你小国
布吉纳法索是中华民国唯一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国家,多明尼加是3个人口介于1千万到两千万间的国家之一,北京便挑这两国和台湾断交。
二、从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着手
巴拿马人口不多,但是巴拿马运河太重要了;圣多美普林西比是迷你国家,但是2000年后海域发现有丰富油藏,被称为“西非科威特”,再加上地控奈及利亚湾航运要道,有地缘战略价值,所以这两国都被北京相中。北京看中的所谓战略价值有经济的、地缘的甚至文化的价值。像梵蒂冈,是迷你又迷你的小国,但是文化战略的地位太重要了,所以北京几十年来都积极争取建交。又像圣多美普林西比虽是蔡总统时代断交的,但是北京早在马总统时代已经伸手介入了,并没有顾虑到国共间有什么“九二共识”的存在所以必须“外交休兵”,给马总统什么“活路外交”。
事实上,北京这两个原则并不是在蔡总统就职后才突然浮现,是早在蒋经国当总统的年代就持续到现在了。
北京抓大国放迷你小国从蒋经国时代就开始了
蒋经国在总统任建交了7国,断交了7国,表面双方扯平,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增加的7国,人口最多的是索罗门,才64万,最小的诺鲁不到1万。7国共有人口104万;但断交国最小的赖索托就有194万,几乎等于所有建交国的一倍。断交7国人口总共超过4亿,是建交国人口的4百倍。建交的7个国家在当时都是刚刚独立的迷你小国。对这些迷你国,中华民国眼晴睁得大大的,一独立就迅速争取建交,但是中国并没有什么兴趣,中国只是一味从大国下手。和台湾断交的7国之中有4个是哥伦比亚等拉丁美洲国家,是1979年台美断交带动的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