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吴尊友默默修改“种族歧视”帖文?

时间:2022-09-20 22: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经常针对流行病学发布科普信息的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近日针对猴痘再发出防疫建议,结果被贴上“种族歧视”“恐外症”标签。

估计是迫于舆论压力,吴尊友9月17日发出帖文已关闭评论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同一条帖文在9月19日做了两个很关键的更动。

“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改成了:“不要同近期(三周内)来自境外猴痘疫情流行区且有可能感染了猴痘的外国人发生亲密肌肤直接接触。”

“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改成了:“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猴痘疫情流行区或经猴痘疫区中转且有可能感染猴痘的回国人员发生亲密肌肤直接接触。”

吴尊友起初在帖文发布的建议,包括“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等,引起了争议。(吴尊友微博截取)
在引发争议后,吴尊友星期一傍晚6点16分将引起争议的建议作出修改。(吴尊友微博截取)

根据新浪微博的“查看编辑记录”,这则帖文是在9月19日傍晚6点16分编辑的。

合理推断是,吴尊友在原帖文引发网络舆论争议和批评后,选择不回应媒体的追问,也不发新帖澄清,而是选择在原文基础上编辑,做更清楚详尽的表述,以此作为澄清。

“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改成“不要同近期(三周内)来自境外猴痘疫情流行区且有可能感染了猴痘的外国人发生亲密肌肤直接接触。”

意思差别相当大。

以修改当作澄清?

原文似乎泛指所有外国人,警告民众不要同任何外国人有肌肤直接接触。编辑后的帖文,把不可有肌肤直接接触的对象范围大幅缩小,指的是三周内来自境外猴痘疫情流行区且有可能感染了猴痘的外国人。时间(三周)、地点(境外猴痘疫情流行区)、可能对象(有可能感染了猴痘的外国人)都明确了,也就降低了帖文内容的歧视性。

而且,“肌肤直接接触” 改为“亲密肌肤直接接触”,有了“亲密”两字,意思也不同。似乎指向非一般关系的接触,可能是伴侣或者亲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而不是任何一个在路上或地铁车厢擦肩而过的甲乙丙丁。

同样的,“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改成“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猴痘疫情流行区或经猴痘疫区中转且有可能感染猴痘的回国人员发生亲密肌肤直接接触”,也有降低歧视境外回国人员的效果。

吴尊友的帖文修改之后,网民是否买账还不好判断,因为帖文的评论功能已经关闭,看不到网民反应。

中国媒体或许也无意再追踪吴尊友的旧帖文,只报道了他20日发的新帖说,中国不会发生猴痘流行情况,但较有可能出现零星病例。

从网民评论和西方媒体的报道判断,吴尊友在17日发出五项预防猴痘建议的帖文,确实惹怒了好些人。

除了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以及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外,其他三项建议是:不要同陌生人发生亲密肌肤直接接触。要注意做好手卫生。使用公共厕所,包括出差住宿宾馆的厕所,如果使用座便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纸,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酒精湿纸巾或蘸热水的纸巾擦拭后再使用。

有网民批评,吴尊友将外国人和入境者“打入另册”,其背后逻辑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冠病病毒称为“中国病毒”的逻辑并无二异。

不少中国网民认为,外国人无端成为被针对的对象并不合理,因为在中国严格的边境管制下,常驻中国的外国人根本就无法离开中国,“难道这些在中国的外国人也比中国人更容易传播猴痘病毒?”更有网民戏称:“是不是和别人讲话前还要先拿护照出来检查?”

更有一些海外华人网民认为,吴尊友在写这些建议时,没有考虑到冠病暴发初期,在海外的华人也曾成为外国人的歧视对象,如今暴发猴痘疫情,吴尊友却叫中国民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去歧视外国人,显示吴尊友不具备作为医疗人员应有的同理心。

此外,一些常驻中国的外国人也在微博和推特上用英文发文,炮轰吴尊友的建议“愚蠢又无知”。这些网民称,他们不认为这些建议的背后有其科学依据,反而还将激起民众不必要的恐慌和次生灾害。

随着争议持续燃烧,吴尊友的建议——“不要碰外国人”(Don't touch foreigners)还被路透社、彭博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国媒体引用成为新闻标题。

“不要碰外国人”(Don't touch foreigners)成了多家外媒的新闻标题。(《悉尼先驱晨报》网站截取)

猴痘入侵中国

吴尊友会发出 “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的帖文,与中国首起猴痘输入病例有直接关系

中国直辖市重庆上星期五通报首起猴痘境外输入病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信息,这名29岁的中国籍患者在9月2日至8日曾到访德国,期间出现男男性行为,并在9月14日途径西班牙飞抵重庆。

这名患者在飞抵重庆后,身体随即出现皮疹等猴痘症状,并在经过检测后确诊。

虽然截至目前在全世界通报的猴痘病例,大多分布在中国以外的美、德、英等国家,且患者大多为男性、在患病前有过男男性行为。不过,和冠病相同,并没有科学证据显示猴痘只针对某一种族或某一性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指引,只要曾和染疫者有过亲密肌肤接触或性行为等,任何人都可能染病。因此不少网民认为,吴尊友17日的建议已构成“种族歧视”。

不过,也有网民帮吴尊友辩解,认为吴尊友不是呼吁中国民众完全不和外国人或近期返国人员接触,而是不与这些人员有性行为,只是吴尊友说得比较含蓄,用了“肌肤直接接触”这样的字眼。

不合时宜的帖文

这不是吴尊友首次因发文而被炮轰。今年4月,他也曾因为发布一则澄清“动态清零”的帖文而引发争议。

吴尊友当时在帖文中说,“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社会层面感染者清零,而非“零感染”,也不意味着一定要进行全城封控或全员核酸检测。他也强调,“动态清零”策略对当地GDP的影响,仅相当于非“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影响的一半。

帖文发布的时间点,正好是上海陷入全城封控,种种防疫乱象让民众苦不堪言之际。吴尊友在这个时间点为“动态清零”辩护,被批评没有对症下药,不仅没有解释上海当时面临的防疫困境,也无助于解决上海的防疫乱象。

吴尊友今年4月曾发文要“澄清‘动态清零’误解”,但被网民批评没有对症下药,无助解决上海的防疫乱象。图为今年4月陷入封控的上海静安区的街道景象。(法新社档案图)

当下,中国民众经历三年严格防疫,已对防疫、隔离政策非常恐惧,关于清零政策成为基本国策的谣言都引起恐慌。属于“清零派”的吴尊友此时提出不要肌肤直接接触外国人,不仅含歧视意味,从字面上也可能被理解为一种隔离,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隔离,这样的防猴痘措施建议当然引发舆论反弹。

在媒体和网民转发吴尊友谈防猴痘的帖文下,就有网民抱怨:“不要隔离,烦死了。”也有人预判:“躺平派们又开始进攻了。”

综合网民对吴尊友谈防猴痘和澄清动态清零的批评,他被质疑的并非是作为医疗专家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而是没有展现接地气和同理心等医疗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此外,他两次引发争议的文章,都被批评没有以科学数据或事实为依据,只是片面地呈现出符合官方论调的信息。他的发言有多少医疗专业素养让人怀疑,公信力也大打折扣。

这一次谈论防猴痘,吴尊友还呼吁“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引发种族歧视之嫌。吴尊友在发布这些建议时,有没有歧视外国人的本意,我们不得而知,但会引起如此巨大反弹,大概是他所料未及的。

可能是遣词用字不够严谨,也可能是将官方保持动态清零冠病病毒的思维,套用在防猴痘措施上,结果招致批评。虽然吴尊友已悄悄修改帖文,但相信难改网民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这场言论风波说明了医疗专家的发言须非常谨慎,尤其是带有中国官方背景的医疗专家,发布任何防范流行病的指引或建议都有可能被解读成官方立场,一旦说错话或用词不当,都可能引发难以收拾的舆论风波,不仅有损专家本身的公信力,也不利于国家整体各种防疫策略的布局。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