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孩子多一个也嫌多(2)

时间:2018-09-09 09: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我们家娃就是一台碎钞机 一个孩子都养不起,哪来的钱养第二个?这几乎是中国一二线城市年轻父母的共同感叹。 育有两岁儿子的小冯(33岁)受访时开玩笑:我们家娃就是一台碎钞机。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儿子明年上幼

“我们家娃就是一台碎钞机”

一个孩子都养不起,哪来的钱养第二个?这几乎是中国一二线城市年轻父母的共同感叹。

育有两岁儿子的小冯(33岁)受访时开玩笑:“我们家娃就是一台碎钞机。”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儿子明年上幼儿园后,每月学费约4000元(人民币,下同,800新元);必缴的餐饮费、外教费、活动费,加起来要1000元到2000元。

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刮起儿童教育培训风,早教、游泳、英语、国学、声乐,家长争先恐后培养孩子,生怕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尽管认为这样的风气“太畸形”,小冯还是在大环境压力下忍痛花钱,加入培养“精品牛娃”的队伍。

为了给孩子在名校争取一个学额,她和丈夫还咬咬牙,扛起数百万元房贷,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下屋龄大、面积小的学区房。

托幼基础设施跟不上

不少受访的家长也反映,托儿、托幼等育儿基础设施跟不上,也是他们不敢多生的原因。

中国国家卫计委2015年的生育意愿调查发现,目前0岁至3岁婴幼儿在中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上海市妇联两年期开展一项针对上海市户籍0岁至3岁婴幼儿托管需求的微信调查也显示,有88.15%家庭需要这方面服务。

此外,中国企业亲家庭环境缺乏,也给职场妈妈带来压力。中国2015年开放全面二孩后,不少地方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让生二孩的女性多休一个到两个月产假,但为了减少对事业的影响,生完二胎后放弃额外产假福利的大有人在。

一名在金融界工作的80后妈妈向记者感叹:“中国的社会氛围、职场环境跟欧洲还是有很大差距,没人会同情你是二孩的妈妈……生孩子是自己的决定,但不要忘了,工作不会等你,世界还是照样转。”

独生环境改变生育观

作为鼓励生育的主要对象,中国的80后大多数是在计划生育“晚、稀、少”政策下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生活模式,也面对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结构问题,这代人不愿多生孩子,一定程度上也是计划生育的结果。

80后上海妈妈孙静(人事经理)受访时坦言,夫妻俩月入约5万元(人民币,下同,1万新元),虽然面对房贷等压力,孩子每月近1万元的开销还算负担得起,但作为独生子女的夫妻俩,肩上还有赡养四个老人的重担,就没了生二胎的想法。

孙静的父亲几年前因恶性淋巴瘤住院,由于早年没有购买保险,40万元的医药费得由孙静承担大部分。她说:“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一对夫妻上面有四个老人,再要两个孩子,实在承受不起。”

除了各种教育开销,孙静也有心理准备:“我现在有一个儿子,就得给他准备一套房子讨老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在上海,一套看得上眼的房子现在至少七八百万,如果这些钱用在我自己身上,我下半辈子都不用愁了。”

她说:“你仔细算,小孩子肯定是赔本。虽然我现在各方面还有一些空余,但我不想把自己榨得那么干,因为最后我的孩子还得为我买单。”

另一方面,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估,不再局限于家庭角色,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女性追求自由、经济独立的观念越来越强。这种社会文化改变,导致好些人不愿意为了多生孩子而牺牲个人事业和生活。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受访时说:“很多城市里的人认为,孩子是没有回报的投资,多生孩子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有的连养老本都得拿出来。”

顶一下
(68)
87.2%
踩一下
(10)
12.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