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亦有分析师对此持审慎观点,认为中小银行风险暴露会加速传导到同业,市场对此预期不足。“银行评级下调事件频发,在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不仅面临表外刚兑被打破,表内资产‘刚兑’打破预期亦增强。”兴业研究固收分析师徐寒飞称。
据其统计,自2017年以来,共有15家中小银行面临评级下调或负面事件,其中农商行占比87%。这些负面事件主要涉及农商行贷款客户集中度较高、不良贷款持续攀升、资本充足率不足等方面问题,且年初以来呈加速暴露趋势,未来中小银行在区域经营风险、流动风险、公司治理方面,面临一定挑战。
他认为,这将增加同业风险的传导,需要特别关注交易对手风险。例如,在同业存单发行中,评级AA以下的主要是由农商行发行——数据显示,122家发行主体中,农商行占了103家,且主要分布于山西、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区,未来此类区域的经济环境或将继续影响这类银行的资信。
“定价上,目前市场对于不同评级的银行的评价,并未在债券或NCD中充分体现。”他认为,主要原因是此前交易对手风险一直潜藏于水面之下,随着强监管政策落地,会让风险加速暴露于水面上,应特别关注涉及交易对手风险的金融市场类业务及同业风险传导。
不过,据财新记者了解,对于农金机构风险暴露问题,监管层早有察觉。早在今年2月的相关监管工作会议上,便针对农金机构做了相关部署——今年将主要关注其不良处置、同业投资、同业理财在内的三项业务。
据出席该会议的人士透露,监管层判定农金机构目前面临四方面风险:一是周期性风险,即经济进入下行清算期,导致信用风险暴露;二是结构性风险,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金、技术、人才流通不畅;三是历史性风险,目前尚有300余家高风险机构“高危”运行;四是体制性风险,农金机构股东股权治理有效性不足,与省联社摩擦加剧。(见《财新周刊》2018年第19期报道“中小银行监管‘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