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北大校长“错字”事件反思

时间:2018-05-10 09:2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聚焦 中国社交媒体最近围绕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校庆致辞中读错字,以及随后的道歉而出现的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反映了社会对中国当局长期以来压制大学自由和党化现象积蓄已久的不满,这种不

中国聚焦

中国社交媒体最近围绕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校庆致辞中读错字,以及随后的道歉而出现的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反映了社会对中国当局长期以来压制大学自由和党化现象积蓄已久的不满,这种不满集中表现为中国的大学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校长。

5月4日,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作为中国最顶级的高校,同时具有自由、民主和爱国的传统,北大的逢十校庆向来受到官方重视。此前一天,中共总书记中领导人即视察了北大。在4日的校庆大会致辞中,校长林建华将“鸿鹄之志”的“鹄(hu)”念成了“鹄(hao)”,此事随即在社交媒体引为笑谈。

多数人认为,林作为北大校长,读错字是不应该的,因为“鹄”并非生僻字,初中语文课文就出现这个字。批评者说,此事至少反映林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没有在致辞前预先对讲稿过目,因此是对现场参加校庆大会的同学老师和嘉宾的不尊重。但后来林说,讲稿是他亲自所写,非秘书代笔。尽管如此,也有少数人,呼吁林辞职。

在汹涌的民意压力下,林翌日写了道歉信,承认自己文字功底不好,读错了字,让同学和朋友失望。林也解释了为什么文字功底不好,是因为在求知欲最旺盛的小学阶段,正碰上文革,没有课本,接受的基础教育零碎,并向同学们坦承:“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

道歉信最后表示:“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持平而论,林建华的道歉应该是诚恳的。在中国,读错字的校长和高官并非孤例。此前,清华大学的顾秉林和人民大学的纪宝成,都曾在公开场合读不出字或者将意思搞反,上述三人被舆论戏称中关村三大“白字”校长。然而,除了林建华外,这些读错字的校长和官员,没有一个出来道歉。仅从这一角度看,林能够很快道歉,也算不容易。

可是,林的道歉信非但没有平息事态,反而引发了舆论的更大不满。如果说他读错字人们多少还会原谅,这封态度诚恳的道歉信则被舆论指责为避重就轻,把责任诿过于文革,特别是上面引用的最后两句,被舆论认为暴露出林建华的眼界、见识和思想低下,根本不足以做一个大学校长,何况是像北大这样的高校,并且还有向当局表忠之嫌。

虽然也有林的朋友为其喊冤,说“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不是舆论理解的这样,而是有所特指的,但这两句话出现在道歉信中,人们只能做此理解。就此而言,林挨骂也不冤枉。故要求林辞去北大校长的呼吁也就更有理由了。

我力图不从批评者的立场来看待林建华的致辞和道歉风波。综合各方信息看,林应该是个亲和的人,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校官僚。或许对林来说,他也想努力把北大搞好。但林充其量是个技术官僚,可能在管理一所高校上会有些办法,然将北大这样的顶尖大学交到林手上,是不可能真正把它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这里既有林自身的局限性,也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大环境和高校的小环境所共同塑造的结果。

林在道歉信中,花了很大篇幅谈他文革的教育,表示文革教育深深影响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正如一些评论指出的,林的道歉信再次反证了文革对中国社会的摧残,像林这样的高官和精英,也深受其害。

顶一下
(28)
84.8%
踩一下
(5)
15.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