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跨省出行更方便
对普通市民而言,八条高铁路线有望带来的最大红利是让跨省出行更方便,以渝西(重庆至西安)高铁为例,让市民能“中午吃火锅,下午吃羊肉泡馍”,提升生活品质。
同等重要的是,新路线贯穿重庆许多目前未通高铁的区县,市民往后有望省去先从区县到主城,再转搭高铁去其他省市的麻烦。
在这之上,“米”字型高铁网络还承载更重大的战略意义。蒲勇建说,重庆自1997年设立为直辖市以来,投入大量资源建造铁路、公路、机场等,加强了与外部的交通连通性,如今反而是重庆市内和近郊交通仍不够发达。
他指出,市内铁路不发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货物运抵重庆后要分拨到其他地区,效率会显著较低,从而制约贸易发展的速度,“要解决重庆区内网络,将各个区县之间的距离缩短,才能加强外部网络的效益”。
再进一步扩大格局看,蒲勇健指出,以渝新欧铁路为主轴的重庆北向贸易通道已日渐成熟,重庆如今正集中火力打通南向通道,但如果中间节点欠缺成熟的高铁网络,以致市内通行不方便,就很难完善发挥转口贸易中心的角色。
他形容:“(中共)十九大后,重庆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南向通道,将重庆打造为一带一路节点,第一颗棋子便是高铁。”
“米”型高铁规划中,南向目的地包括贵阳、昆明和长沙。一名物流业者告诉本报,虽然高铁主要供客运用途,但也有助于提高南向货运效率。
他解释说,南向高铁尤其是渝贵(重庆—贵阳)高铁一旦开通后,能为现有旧铁路分担显著部分的客运服务,从而为后者腾出更大的货运空间,这有望提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下“南向通道”的货运效率。
要达致三年内八条高铁线全面开建的目标,李敬指出,当下最大挑战是与其他省市的协调:“重庆内部动员资源能力比较强,但其他(省市)的重点任务却不一定是高铁,尤其是高铁较发达的地方。”
蒲勇健则认为,高铁的建造“没什么挑战,毕竟这只是工程问题”,关键在于高铁建成后,物流效益是否能提高,“这就回归到最初的问题,重庆必须把区内分散物流体系效率提高”,理想中每个区县以及重要工业园区和经济发展板块之间,都应该有高铁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