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
行歌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到今年3月将迎来两周年。一些创新产业相关的人士感叹,中国的设计师从过去被当做“怪物”,到今天被政商民众“宠爱”,这股大潮确实推动了设计产业向前走。
不过,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却提醒,设计师不能掉入自己的小圈圈,而是应当勤于思考,可以为经济社会转型做出怎样的担当。
吴志强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总规划师,也是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享受中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形容,设计在当下的中国,特别是在上海这样走在工业设计浪潮前端的大都市,已到了“下面有欣赏的观众,上面有领导推动”的阶段。
不过整体而言,中国的设计产业还是存在“四不够”:法律保护体系不够、社会意识尊重不够、设计后端联盟不够、网络时代设计联动不够。
吴志强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工业博士。他以10年旅欧生活为例说,德国每隔两三条马路就能看到从钢笔、办公用品到桌椅的设计店,顾客不论购买与否,都喜欢待在店里欣赏。而今天中国各地的大街小巷,仍是以餐饮店居多,设计还没真正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
吴志强说,愿意欣赏设计、为它付出的受众量,和整个社会高等教育群体的数量是成正比的。尽管喜欢设计的人多起来,但中国全民的社会意识还没从不懂欣赏跨越到懂得欣赏,并尊重每个设计产品背后的设计师劳动成果。
“公众没有认识到设计是吃饭的职业,不是开口闭口叫设计师来‘帮帮忙’的工作。”
在吴志强看来,设计师自身必须既有艺术的天赋,还要有后天的勤奋,须不断学习新技术、了解其他同行做过些什么,思考社会新需求。
虽然中国地方政府过去几年辟出不少创意街区和小铺、打造文创和众创空间的概念,公众多数还停留在喜欢一件设计作品上,多数不懂得体会设计师为作品所投入的心血与时间。
社会意识不足的问题,吴志强认为,间接和中国对设计的法律体系保护不够有关。
三年前,同济大学与意大利设计联盟在校合办意大利设计及其专利体系展览。意大利每只鞋子的角度都有专利,一张设计图一个专利号,这套完整的专利保护体系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吴志强说,在缺乏法律保护的情况下,模仿大规模涌现,公众觉得设计的产品贵、不愿意买单,出现“欣赏设计的人多,设计师收入低”的怪现象。
当然,法律体系不可能一夜或短期内健全,中国设计要走在市场的前端,培养年轻设计师的教育体系,要尽早与时俱进。
吴志强指出,设计师不同于艺术家,后者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直接创作作品,但是大量的设计师是无法仅用自己的双手和创意做出最终成品,而是需要工人、工匠或流水线来配合。
他说,设计贺卡要和打印的工人一起合作;设计脚踏车,要和工人师傅打交道,还要烤漆等等。“设计师不能从学校毕业了才去找工人,而是应该在求学过程中就清楚地被灌输:必须和后端结合。只有这样,设计师才有强大的实施能力。”
就当前中国培养设计师的教育体系来看,吴志强认为,年轻一代设计师还没有很好地和后端结合,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他认为,设计师与后端的联盟,对社会来说,还会带来新增就业岗位。因为设计师有了想法后,有人帮忙他打字、制作图纸、生产,进而带动就业、增强工人的技术。
谈到网络时代,吴志强指出,不少设计师没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将带来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设计师还没形成全球24小时联动,共同完成此时此地此人特别需求的一个产品。
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一条街上的某个人喜欢中国风,由上海静安区某创意园区里的一个设计师完成初期作品,再由意大利这条街隔壁的另一设计师,拿样品去给客户看、修改。
吴志强相信,网络时代一定会诞生为更前端、小众产品个性化生产服务的网络设计师。
吴志强语录
■谈社会浮躁与设计师
从资本主义诞生到现在,人类社会就没有不浮躁过。设计师不用去管别人浮躁不浮躁,关键是自身做什么要很清楚。设计是从观察、思考到用手做出作品的过程。如果想要热钱,直接做金融,不用做设计。
你喜欢设计,心里就要很清楚,它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改变世界、让别人的生活更美好。这个过程虽然痛苦却是一种幸福的享受,这比直接拿钱来得更重要,也不是数钱的快乐,更不是别人轻易能体会到的。
成功的设计师,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完成作品,浮躁的设计师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么想,能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
■谈优秀的导师
中国很多学校让优秀的设计系毕业生留校执教,造成人才没好好去外面工作。老师的选聘,应该是从学校到职场,再从职场中挑选优秀的人当设计老师。
学校应该到社会上去找干过真活、用设计吃过饭的人来当老师;这些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因为设计的专业被操练过。只有干过这个专业,才能教别人来怎么吃饭。
校企合作方向:未来发展策略与技术研发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孙效华受访时指出,企业是务实的,校企合作不再停留在给学生一些拓展视野的机会,更多的是希望老师带领精简的学生团队,给企业提出未来的研究发展策略,或是共建实验室做未来技术研发。
她说,合作形式并不仅限于一个产品或服务,有的企业与合作伙伴发生决策争执时,还希望听取学校师生提供的第三方独立意见。
孙效华是学院交互设计、数字创意中心的负责导师,带领学生在交互设计、可视化分析、智能空间与产品设计、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等方面与各类企业合作。
商业合作项目包括帮助商家研究用户行为、建立模型,提升运维系统树立行业标杆,研究车载大数据,超市虚拟购物车的用户体验分析、智能家居省电功效等等。
她以车载大数据为例说,有些车企居安思危、思考如何搭上车联网这艘大船,但汽车的电子配件供应商有时比车企还要原始一级,会局限他们的思考,这时候就需要外面的人帮他们厘清思路,进行业务和产品拓展。
“我们的团队有信息可视化分析、数据的背景,又有五六年车载系统的交互服务设计思维,这样就比车企的思路要宽一些。”
据了解,该学院和一家车企共同设立的全球联合实验室,相当于承担车企研究部门的部分职能,搭建车载模拟平台,测试驾车交互的主观客观感受、验证产品。基于商业保密协议,校方不能披露企业的名字。
少受制约 学生思路可与专业咨询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