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01
作者:刘燕婷
8月23日,瓦格纳创办人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坠机死亡,同机还有数位瓦格纳高层。在生命倒数的最后一年,这位普京(Vladimir Putin)心腹成了全球等级的流量明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只是其流量基础,多来自于俄罗斯正规军的灰头土脸,或许因此导致了个人的死于非命。
4月29日,普里戈任公开威胁俄罗斯国防部,称瓦格纳只取得10%至15%的所需弹药,如果防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再不立即发放弹药,自己将带瓦格纳撤出巴赫穆特(Bakhmut)。 5月7日,普里戈任立场软化,称俄军已承诺提供更多弹药支持,且指派“特别军事行动”副指挥官苏罗维金(Sergey Surovikin)前来合作,因此瓦格纳将继续驻守巴赫穆特。往复之间,俄乌前线虽未受实质影响,俄军形象却严重蒙尘,瓦格纳与正规军的裂痕则成了全球谈资,只有普里戈任收获“直言进谏”的爱国流量。
6月24日,普里戈任上演终极政治豪赌:带领瓦格纳发动兵变。一行人先是进入俄乌边境的罗斯托夫州(Rostov),又控制了南部军区总部,并在要求防长绍伊古、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前来谈判未果后,挥军北上莫斯科。这场冲突看似起于普里戈任兵谏,目的是拒绝瓦格纳与国防部正式签约,其实更多是俄罗斯传统宫廷政变的展演:俄军内部存在不满“绍伊古与格拉西莫夫核心”的派系,希望透过瓦格纳兵变的突发状况,迫使普京撤换防长与总参谋长,因此并未积极阻止瓦格纳胡闹。
但普京显然未受裹胁,而是在兵变不久后直接定调瓦格纳“叛国”,展现了力保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的决心。最后瓦格纳未能等到正规军的大规模投诚,只好在逼近莫斯科前夕掉头离去,导致兵变不到24便告小时便告结束,普京也在情势回稳后,开始了对瓦格纳、普里戈任的秋后算帐,包括摧毁普里戈任的商业帝国、在新闻报道中降低瓦格纳的战功等。
由此脉络来看,不论坠机事件是何方所为、克里姆林宫是否事前知情或授意,此事都将为普京带来两大实质利好:进一步削弱瓦格纳的自主性,以及更加巩固普京的权力。
普里戈任重振瓦格纳的困兽斗
如前所述,兵变结束不久后,普京便开始清算普里戈任与瓦格纳。
6月26日,普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强调允许瓦格纳战士在自愿的情况下随普里戈任搬迁至白罗斯(前称白俄罗斯),或者是与俄国防部签署合同,或者干脆回到家人身边(意指退休)。如此方案看似开明有理,其实乃是有意收编与裂解尾大不掉的瓦格纳。
6月27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发表讲话,称2022年5月以来,克里姆林宫不仅“全额资助”瓦格纳所需,还以俄罗斯联邦预算支付瓦格纳人员及其家属相关费用,且“康科德集团”(Concord Management and Consulting,普里戈任所创财团)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因向俄军运送和提供食品而获利800亿卢布(11亿新元),克里姆林宫将对相关金流展开调查。此举显然是要把普里戈任从“爱国忠臣”打成“腐败份子”。
而在确立普里戈任的“腐败”形象后,普京又推进下一步:解散普里戈任的“爱国者”(Патриот)媒体控股集团、“康科德集团”,以对其金流釜底抽薪;接着是让俄罗斯国家电视频道“俄罗斯-1”(俄语:Россия-1)进行“瓦格纳战力逊于正规军”的宣传,强调正规军攻克马里乌波尔(Mariupol)仅用了71天,瓦格纳攻克巴赫穆特却用了224天,目的便是摧毁瓦格纳的民间声望;最后是实质战场安排,瓦格纳未能再于俄乌前线扮演重要角色,杜绝了再立奇功的所有可能。
综合前述种种,普京看似在法律意义上赦免了普里戈任在内的瓦格纳兵变人员,其实根本不愿让后者存在东山再起的可能。故除了没收普里戈任资产、吞并其商业帝国、摧毁其民意基础外,普京也开始弱化瓦格纳作为军事主体的生存能量,包括授意俄罗斯国防部筹组新的私人军事委员会,以瓜分原瓦格纳系统在非洲和中东的角色,并向原瓦格纳人员进行招募。
而在普里戈任声誉扫地、财力受损的情况下,部分瓦格纳高级指挥官确实为此转投国防部麾下;更有消息人士指出,由于俄方不愿负担瓦格纳在白罗斯的开销,白罗斯总统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也无意垫付,一些瓦格纳人员就此离开了白罗斯。原本听命普里戈任的数万劲旅,确实已在普京的拆解下四分五裂。
或许正因如此,普里戈任在近期有了高调动作:加大在非洲、中东重建瓦格纳的力道,更于8月21日发布自己身处不知名非洲国家的视频,为其兵变后少数的公开露面,招募意味十分浓厚。而如此作法,明显是要抗阻俄罗斯总参谋部(GRU)在非洲对瓦格纳的清算。据俄罗斯安全部门消息人士透露,总参谋部副局长、特别活动处处长阿韦扬诺夫(Andrei Averyanov)已禁止瓦格纳在非洲进行活动,并计划以一支超过2万人的军团取而代之。
只是从结果来看,普里戈任的挣扎显然是无用的困兽斗:因为不论坠机是意外还是人为,这一事件的实质效果,就是让普里戈任、乌特金(Dmitry Utkin)在内的瓦格纳高层几乎“团灭”,宛如北欧神话的诸神黄昏。长年以来,普里戈任与乌特金都是瓦格纳重要代言人,两人的死亡无疑会对瓦格纳的指挥结构与品牌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进一步瓦解瓦格纳指挥官和战士的反国防部意志,导致后者在心灰意冷、担忧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决定离开瓦格纳或与国防部签约。
照此发展,瓦格纳即便还能存续,也势必要在非洲与中东退居二线,并与其他国防部主导的军事组织共享地盘;至于瓦格纳曾经献身血战的俄乌前线,基本上不会因为坠机事件受到影响,因为普京早就刻意降低瓦格纳再出风头的可能,乌克兰的大反攻也未能打出攻势,眼下局面正规军尚可应付。如此,瓦格纳的衰落应是无可避免的发展。
普京的权力更加巩固
而对普京来说,不论坠机真相为何,其都将因此迎来权力巩固,即便是被讪笑为“黑手党”或“教父”;而绍伊古与格拉西莫夫则有极高机率,会以“坚实盟友”身分共同稳定后续局势,而非被迫挂冠。
笔者此前曾在《透视乌克兰俄军(一):瓦格纳成为流量王,但谁才是战争主导者? 》文章中分析,即便普里戈任有着极高媒体曝光,瓦格纳都不是前线主力,战场的主导权始终掌握在普京、绍伊古、格拉西莫夫三人手中,普京更与后两者结成10年以上的共生关系,且这一关系将会持续进行。
首先是绍伊古与格拉西莫夫。两人自2012年起便分别就任防长与总参谋长,从形式结构来看,总参谋长隶属国防部长管辖,但在战场实作上,总参谋部扮演了政治领导层与武装部队的重要窗口,国防部的各部门则更像总参谋部的支持机构,而非控制与监管方。而在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的高默契协作下,俄军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2015年叙利亚内战中屡建奇功,既为两人积累了庞大的政治能量,也为俄罗斯树立军事大国形象。
接着是普京。其之所以能有“俄罗斯再崛起”政治光环,经济成长虽是重点,军事扩张却也同样关键:正因为有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的10年军功,普京才能巩固“爱国硬汉”的强人形象。当然,俄乌战争一度对普京政权构成巨大挑战,毕竟俄军的战场表现确实差强人意,俄罗斯社会也存在反战、反动员舆论,瓦格纳兵变更是暴露俄军内部对“绍伊古与格拉西莫夫核心”的不耐烦。但前述种种,都不能阻止普京力保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的决心,因为拍板兴战的正是自己,一旦轻易与共生多年的防长、总参谋长切割,普京便可能陷入“被迫分权”的窘境,让自己提前跛脚。
正因如此,普京在瓦格纳进逼时没有妥协,更在兵变结束后强化了对两人的支持:先是让绍伊古公开露面,化解外界对其去职的猜测,再与格拉西莫夫一起巡视曾被瓦格纳控制的南部军区总部,表达克里姆林宫对总参谋长的支持。而在近日的“陆军2023论坛”上,一度被盛传要取代绍伊古、接任防长的图拉州州长阿列克谢·久明(Alexey Dyumin)也有到场,却是以陪同绍伊古、作为前者下属的姿态出席,普京对绍伊古的支持不言而喻。
接着聚焦此次坠机事件。不论普京是否授意,克里姆林宫都用一个动作展演了恫吓与惩戒,那便是在坠机同日宣布解除苏罗维金的俄罗斯空天军司令职务,改由阿夫扎洛夫(Viktor Afzalov)上将接替。在此之前,苏罗维金被视作与普里戈任交好的军中将领,更在兵变后传出因知情不报、遭到逮捕与调查的风声,且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还拒绝澄清传言,并要记者“去问国防部”,形同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此事。
而克里姆林宫选在普里戈任身亡当天曝光此事,即便其与坠机事件真无关联,显然也是有意通过对苏罗维金的公开惩罚、结合坠机,释放明确信息:参与6月24日叛乱、挑战普京领导核心者,不会被轻易放过。因为不论兵变理由如何正当,瓦格纳确实导致13名俄罗斯军人殉职,更重要的是,兵变让普京、正规军高层蒙受了重大羞辱,不少分析就此质疑普京对军情系统的掌握程度,以及普京核心是否真的牢不可破。
当然,有鉴于瓦格纳在俄罗斯军事博主、右翼爱国舆论场中流量不小,此事即便真是普京主导,克里姆林宫也大概率不会承认。观察事发之后的俄罗斯官方处置,俄罗斯航空监管机构Rosaviatiya已成立特别委员会,意在调查失事飞机的技术状况、飞行路线上的气象条件、调度服务和地面无线电设备,引发了外界对于“故障失事”的结论猜想;更有俄罗斯军事博主猜测,调查委员会可能会以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防空系统“错误启动后击中飞机”为最终结论。
而从权力的角度来看,无法取信外界的调查结论,能发挥两个作用:第一,俄罗斯毕竟没有承认处决瓦格纳高层,爱国舆论场自然也就无法一口咬定、高喊要为普里戈任申冤;第二,此事在各方看来,或许十有八九是普京授意,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谈资,让各方猜测坠机是普京的“终极报复”,既呈现普京核心的牢不可破,也在一定程度上恫吓内部,不论是一度心怀鬼胎的军中派系,或是有意“提早接班”者。
无论如何,坠机导致的诸神黄昏,结合此前瓦格纳被清算、普京力保绍伊古与格拉西莫夫、苏罗维金被免职,传递了一个克里姆林宫也相当乐见的政治叙事:普京的时代还没过去,且将要迈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