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自发产生民主制度的国家,民主能与王室共存多年,实在令人惊叹。选举人如何可以每日要求公平与平等,但同时又支持拥有至尊地位的王室。大多数英国纳税人愿意共同支付超级豪华昂贵的王室婚礼与葬礼,是外来移民难以理解的。
过去70年,王室葬礼与婚礼已经上演多次,并不新鲜;但加冕典礼则非常罕见——上一次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仪式是70年前的1953年,对无数支持王室的英国长者而言,此次新国王的加冕礼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也许亦是最后一次,属于人生可遇不可求的重大事件。故过去几天,全英国大都沉浸在庆祝国王查尔斯三世正式登基的喜庆里。
在加冕现场,警察逮捕抗议王室的示威人士,引发对言论自由权利的争议。英国言论自由程度全球领先,但在国内被那些认为不够自由(亦有人认为太自由)的舆论一直推向更高点,令政治观点越发分化。不过英国是个在争议中寻找妥协与平衡的社会,全民意见统一的情况极其罕见。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世时,就一直有舆论担心,王位如果传至查尔斯将出现危机,因为查尔斯前妻戴安娜王妃深受国民喜爱,他与卡米拉当年的婚外恋受到舆论谴责。1997年戴安娜葬礼有3100万观众收看,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高的电视观众收看人数;5月6日查尔斯三世的加冕礼,收视高峰只有2040万(这也许亦与过去10年社交媒体抢走了不少年轻观众有关),亦低于伊丽莎白二世去年葬礼时平均2650万观众的收视率。
卡米拉最终登上王后宝座,是各大英国媒体的报道焦点。这位曾被英国社会视为“坏女人”的第三者,从不敢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被英国大众接受,成为众人的王后。但过去近20年里,在精心的公关设计下,以及得到威廉王子的支持,其形象日渐改善提高,最终被公众承认与接受。
YouGov的调查显示,查尔斯三世的民意支持度还不算低。在加冕仪式之前,十分之六的英国人说应该继续实行君主制,四分之一的人说应该有一个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虽然对君主制的支持率仍然很高,但跟以前的水平相比还是明显下降了——YouGov的跟踪数据显示,2012年和2013年,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支持率高达75%。
对君主制的态度因年龄而异,年轻的英国人支持保留王室的可能性,远远低于他们的长辈。街道派对是英国传统的流行群众活动,即为了庆祝国王/女王登基与国王/女王生日举行的全民庆祝活动。由街道上的居民自发组织,事先向政府申请,获得封路批准,就可在街道上摆上桌椅、美食、美酒、庆典装饰等,居民一起吃喝聊天,这是过去几天最火热的英国社会活动。
我组织了我们街道的国王加冕礼派对,邻居全是地道英国人,没有听说谁因为反对君主制度拒绝参加。相反,一位祖上是爱尔兰人的80岁邻居超爱王室,在看完加冕礼后,她邀请邻居到她家喝酒庆祝,她举杯并高喊“致敬国王”,自如潇洒,充满热爱王室的激情。但我家疯魔社交媒体的10几岁大女儿,把国王加冕礼的日期都搞错了,更不用说等在电视机前观看典礼。
除了社交媒体,据YouGov报道,两件重大的王室事件影响了年轻英国人对王室的印象:灾难性的安德鲁王子《新闻之夜》采访,以及哈里王子和梅根决定退出官方职务。
哈里王子夫妇是王室行为的受害者,还是利用王室身份为自己大赚外快的王室背叛者?众说纷纭。但年轻的英国人一直对他们抱有独特的同情心。哈里追求个人幸福与自由,与梅根远走美国,很容易被英国年轻人接受,被视为人人应有的权利。但英国王室之所以能够千年不倒,就在于能够一直顺应社会去改变以及约束自己,而不是去追求个人自由。
英国1000年历史下来,除了内战曾出现过短暂的共和制,没有经过大动荡,更不要说改朝换代——查尔斯三世的祖先,就是1000年前攻占并统治英伦岛的法国征服者威廉。至今能够与民主共存,在于君主放弃对自由的追求,相反,秉持“牺牲自我利益去完成王室家庭利益”的反英国大众的价值观。尤其在二战胜利后,英国于1945年在工党政府领导下,走向民主社会主义。当时反王室的声音非常强大,逼迫王室要从速向民众靠拢,在保全神秘的高贵地位的同时,又要不被公众反感。伊丽莎白二世神奇地完成了这个使命,带领整个王室家族(被视为公司体制)渡过英国史上那34年(从1945年实行公有制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将英国重新转为私有制)最反王室的时代。
女王一辈子没有丑闻,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将王室利益作为自己个人利益的最大追求。从这个角度看,哈里非常自私,以牺牲整个王室为代价,换取了自己与小家庭的利益。但此观点通常只有接受“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国家民众才会欣赏。
在国王加冕礼的音乐会上,威廉王子说“自己为查尔斯三世感到骄傲“。虽然人们更多地希望是他——而不是查尔斯三世——在此时登基,因为这样王室的支持度将更高——他与凯特王妃以及三个子女在英国媒体的曝光度,远高于查尔斯三世和王后卡米拉。但非常明显,作为下一位王位继承人,威廉王子清晰又一如既往地秉持“牺牲自我利益去完成王室家庭利益”的价值观,顺从传统,耐心等待未来登基的那一天。
英国王室将败在查尔斯三世手里的说法,似乎可以辟谣了。
作者是定居英国的双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