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在东欧进入持久战,在非洲亦有一个地区正爆发惨绝人寰的武装冲突,就是近期席卷国际媒体版面的苏丹(或称北苏丹)。说起苏丹这个地方,一直都是个命运乖舛的国度,它是仅次于阿尔及利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非洲第三大国,在2011年南苏丹独立前,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只不过,广大富饶的国土从未孕育过和平,从二战后便一直存在与前殖民宗主国的独立抗争,以及与邻近强权埃及的争端。直到1956年正式宣布独立,成立苏丹共和国,也如同大多数非洲独立国家一样,动辄面临军事政变或独裁者的掌权,直到最近的武装冲突。
对当地民众而言,这早已数不清是第几次的战争了。就在4月底,苏丹政府军和武装团体“快速支援部队”(RSF)在首都喀土穆发生激烈交火,导致整座城市大部分基础建设毁坏殆尽,居民楼遭到严重破坏,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成千上万的民众蜂拥至邻近地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亲自主导,与非洲联盟、美国、阿拉伯等国家积极调停的工作同步进行,但即便勉强促成短期停火的共识,要解决存在已久的内部问题或避免冲突加剧,恐非易事。
因为这场意料之中的内战,联合国难民署忧心可能会有超过80万的难民逃往邻国,造成邻近国家的压力增加,产生另一场人道危机,让原就十分脆弱的区域雪上加霜。
笔者在2017年曾受联合国派遣至南部的达佛地区,协助执行维和部队后勤业务。亲临现场确实令人十分震撼,纵使绝大多数时间基于联合国安全规范与安保措施,我们无法任意离开指定的营区,但光是从机场乘坐维和部队护送的运输车接驳至工作地点,一路上尽是满目疮痍断垣残壁,不难想象现在又经历了战火洗礼后,人民的生存情况会有多糟。
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全球12个艰困任务区中(2023年最新资料),光是这个地区就有两个军事稳定团,分别是驻扎苏丹南部Abye区域、代号UNISFA的军团,以及负责南苏丹全境、维稳代号UNMISS的团队。另外,为了促使民主社会发展,另外还组织了庞大的联合国苏丹综合援助团(代号UNITAMS)。这还没算上其他单位,例如难民署、妇女署、农粮署、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以及成百上千的非营利机构,在这里所投注的资源与心血。
但显然这些并未能防止冲突的爆发,甚至在双方交火正激烈之际,许多国际组织乃至使馆人员纷纷撤离,避免卷入危机。这也被部分媒体批评,指责这些外交人道工作者只会在没事的时候锦上添花,到了真正紧要关头,却第一批逃离。
即便在战争开打前,苏丹地区对人道与救援的需求就已是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总人口(约1580万人)迫切需要基本救助,而自4月以来爆发的内战,又使得粮食、医疗品、水及燃料极度短缺,绝大部分民生必需品或因武装冲突无法运进国内,或就是价格飞涨,连稍稍不必接受援助的另外三分之二人口,都无力负担。
这场冲突的始作俑者,是该国的两名将军布尔汉与哈姆丹,前者是军事强人,掌握武装力量,多年来基本上是苏丹的地下领导者;后者则是崛起于达佛地区的民兵组织,一路挺进军方核心。两人在2021年10月合作推翻文人总理巴希尔和他的内阁后,短暂成为苏丹实际领导人,分别担任正副总统。不过就在今年4月15日,两人反目成仇,公开调动自己阵营的势力,在全国各地交火,特别是争夺首都喀土穆的重要据点,机场、政府机构与商业大楼等,但这些据点早已因炮火而几乎摧残殆尽。
就在去年12月,这对军阀兄弟在联合国的“劝说”下还签署了一份协议,同意继续交付政权给文人政府,并努力建立可信赖的民主制度。这也是维和部队与国际特派团长久以来希望达到的目标,只不过随着战火猝不及防的打响,和平的希望也越加渺茫。
表面上看来,这或许与两名将军从不愿意放权,到相互争夺权力有关。但熟知近代非洲冲突历史的人大概也不难猜到,这就算不是一场直接的代理人战争,背后也绝对和几个特定的国际强权脱不了关系。很显然,美国与俄罗斯就在背后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光看俄罗斯多家私营的保安与佣兵组织,在非洲(特别是苏丹地区)的活动,就不难看出俄罗斯从苏联时期到现在,对非洲大陆的影响力。再者,普京早在2018年面对记者询问外销武器的问题时,就明白表示俄罗斯“有权把自己的商业利益推广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另外,俄罗斯所缺乏的锰、铝土矿和铬等工业重要原材料,恰好又是非洲所盛产,想在此处建立势力范围,扶植亲俄政权的心思,不言而喻。
再来看看美国。先不说历史上美国在非洲搞出的各种事件,光是今年3月以降,国务卿布林肯出访中非和东非、副总统哈里斯出访西非、主掌安全与民主发展的副国务卿乌兹拉·泽雅(Uzra Zeya)则是拜访甘比亚和塞内加尔、负责教育与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李·萨特菲尔德(Lee Satterfield)奉派往南非访问,就连总统拜登,根据美国媒体说法,也有可能于今年出访非洲,显然都有拉拢非洲盟邦的意图。
诚然,苏丹的内部问题本就错综复杂,加上境外势力的明争暗斗,只怕无论联合国付出再大努力与投注再多经费,要为当地人民带来真正永续的和平发展,都还有一段很艰困的路要走。
作者是联合国资讯科技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