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国之声
作者:埃拉·乔伊纳(Ella Joyner)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欧盟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应该更加独立,这番话已引来不满。但有分析人士怀疑,其他欧盟领导人对此可能也有同感——即使这代表站在美国一边的压力加重。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周二(4月11日)在荷兰以“欧洲的未来”为题发表演讲时表现镇定自若,似乎并未受到示威者抗议法国年金改革影响,也未因上周引发全球关注的爆炸性外交政策发言所动摇。
许多人期待马克龙会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他的立场,但这些人却失望了。马克龙近期主张,欧洲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应更独立于美国之外。
马克龙在荷兰海牙说:“我是一个梦想家。”他也说明了他对欧盟在经济与工业上更加自主的愿景。不过这一次,他并未提到“台湾”一词。
上周末马克龙接受法国《回声报》(Les Echos)采访时表示,随著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因台湾而升级紧张局势,欧洲不应该只做美国的“追随者”,也不应该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这一言论引起国际社会惊愕。
他的话掀起美国政界反弹,也引起了欧盟各国的关注,尤其是波兰。
马克龙与其他欧盟领导人长期以来鼓吹欧洲有必要在世界舞台上建立其“战略自主”,但许多人认为他的用字遣词不明智,鉴于美国是俄乌战争中乌克兰的最大支持者。
美国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等共和党人指出,(地缘上)该战争就发生在隔壁,欧盟在安全方面则高度依赖美国。这个时候质疑跨大西洋的关系似乎是不明智的。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期间,美欧关系遭遇困难,现任总统拜登(Joe Biden)则逐步修复了双方关系。
马克龙是好的分析家,坏的外交官?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主任夏皮罗(Jeremy Shapiro)表示,马克龙引发争议的评论并不意味着他是错的。
他告诉德国之声:“我怀疑绝大多数(欧洲领导人)都同意在与中国的关系上,希望保持有别于美国、一定程度上的独立,事实上,台湾并不是他们的问题。”
夏皮罗解释道,问题出在马克龙在没谘询过盟友的情况下公开这么表态。他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起访华的背景下发表此番言论,而这可能给人留下他代表欧盟发言的印象。
结果就是,马克龙的表态让法国的伙伴们头疼不已。美国参议员卢比奥暗示,如果欧盟不把台湾视为关乎自身的问题,那么华盛顿就有可能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类似作法。夏皮罗说这种威胁让大多数欧盟国家“不寒而栗”,尽管马克龙显然不觉。
这并非身为法国总统的马克龙第一次因为他的言论惹上麻烦。他曾因2019年声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正遭受“脑死亡”引起类似骚动。夏皮罗说:“我很惊讶法国总统没有了解到……这样的行为并未他真正带来些什么。”
身为美国国务院前顾问的夏皮罗补充道:“他(马克龙)是个非常优秀的分析家,如果他想要智库工作的话,我们会聘用他。奇怪的是,他(表现)似乎不如外交官来得好。”
“若问题不解,中国将成为下个跨大西洋危机”
在布鲁塞尔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莱特(Bruno Lete)告诉德国之声,虽然马克龙的言论可能会激怒人们,但就我们所知,这并非跨大西洋安全架构的消亡。他说:“我不认为这是存在与否的问题……大部分的修正将透过外交官之间在幕后完成。”
莱特警告说,马克龙的言论争议会逐渐平息,但美中之间升级的紧张局势不会——欧盟将越来越常被要求选边站。
不到一年内,北京两度对台湾展开大规模环岛军演,在最近为期三天的“联合利剑”演习中,军舰和战斗机模拟了对台湾的定点打击。
除了台湾问题以外,拜登长期以来一直敦促其欧洲盟友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其中包括中国大陆被控进行不公平的经济及产业活动,以及侵犯人权等问题。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希望得到欧洲亲近盟友的支持。莱特表示:“我不认为我会期望欧洲会派出战机或护卫舰。但美国需要欧洲外交上的支持,例如在联合国内部。”
莱特补充道,最终欧盟与美国需要就他们如何与中国打交道达成某种协议。他说:“我确实认为,如果欧盟与美国不理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那么)中国将成为下一个跨大西洋的危机。”
欧盟面临压力
夏皮罗表明,许多欧盟国家可能希望在中国问题上保持低调,但这是不可能的。
他说:“事实上,欧洲的中国政策正朝著他们(美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欧盟及北约在对华问题上的官方立场都变得更强硬,夏皮罗总结道:“我认为目前……他们(欧盟)太过于依赖美国,而美国则太过关注中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