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
中美正在进行两种制度、两种模式的激烈竞争,二三十年后才能清晰定型。国际舆论的主要话语权目前掌握在美国手中,中美的软实力及影响力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所以大陆政府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与之匹配,2022年大陆政府二十大、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官媒分别出品大陆政府国际形象网宣片《CPC》、中华人民共和国形象网宣片《PRC》。前者2分50秒、后者2分27秒,很快在中国网络传播,可惜存在主题庞大、切口太宽、人物众多、概念堆积、单向传播、缺乏共情等遗憾。
两个网宣片展示的缺陷并非个案。毋庸讳言,目前中国国际传播存在“十多十少”的瓶颈,即布点多、深耕少;重复多、创意少;硬性多、软性少;灌输多、互动少;务虚多、务实少;入眼多、入心少;官方多、民间少;自娱多、出圈少;单挑多、合作少;产品多、精品少。
存在四个误区
一、刺猬效应。近几年中国网络战狼式民族主义膨胀,这是双刃剑,既有爱国凝聚人心的正面情绪,也有民粹盲目挟持民意的负面情绪。一些媒体从议题、标题、内容推波助澜,对境外媒体的报道和网民互动的信息选择性过滤,涉嫌误导国内民众。有时将外国个别官员、议员、媒体、企业对华的某些敌视言论,一刀切地归咎于该国反华,或指责紧随美国、美国操纵,发力过早、过猛、过硬、过多,急于反驳和逞口舌之快。将西方议会政治简单化,将“中国—西方”对立绝对化,反而不符合中国根本利益。
二、夜郎效应。过于自负,以我为主,高估自己的实力,高估西方团结反华的仇恨,缺乏共情和同理心。例如2020年至2021年,中国网络和一些媒体充满抗疫优越感,对其他国家抗疫的报道和评论侧重于灾难,嘲笑抄作业都不会抄,质疑选择“与病毒共存”策略。又如,病毒不以人名、国名、地名命名,这是人类文明。美国特朗普政府基于反华,曾污名化、政治化称冠病病毒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但中国官方首席专家2021年4月29日称“印度变异毒株”、官媒2021年5月8日文章称“印度变异病毒”。己所不欲,何施于人?
三、内宣效应。相当多中国官员、专家、学者、媒体的观点和表达,还是定位于首先、主要说给上级领导听,其次说给国内受众听,机械化突出政治正确、政治站位,言之少理、言之少物、言之少据。由于路径依赖,中国国际传播也明显将“外宣内宣化”,传播技巧和内容很难影响境外(包括港台)受众。在树立国际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经常忽视国际传播规律,简单套用国内媒体的做法和经验。某些决策层还以为一声令下、自上而下,就能包打天下;某些执行层业务生疏、能力平庸、工作粗糙,首先想着迎合上层升官加爵,而不是对人民和国家利益负责。中国软实力的薄弱,抵销了硬实力的增长。
四、流水效应。有些国际传播流于表面,往往热衷于对方高层出席、活动表面热闹,只为完成政治任务,看重数量而非质量,看重形式而非实效,看重上层而非民间,看重短期而非长期,看重权贵而非真情,看重同类而非异见。投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做大外宣,基本上只在国内和境外小圈子产生效果,自娱自乐,纯粹闭环。国家朋友越交越少,道路越走越窄。近几年西方和周边邻国的民意调查,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比率持续上升,这是危险信号。中国国际形象与综合国力很不相称,甚至负相关。中国的努力与付出没有得到应有认可,声音传不出去,甚至受到歪曲和指责。
面临七个问题
一、如何尊重对象和规律?短期吸引境外精英和主流媒体,长期尊重普通民众。作为国家利益和形象的首席代言人,外交使节与所驻国应积极善意互动,不能动手打人留下硬伤。CGTN不妨多琢磨借鉴半岛电视台运营理念,中国新闻社可借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西方传播理念可取之处也须尊重,英国监管部门曾禁播CGTN,理由之一就是播出了境外犯罪嫌疑人“电视认罪”的镜头,认为“违反公平和隐私”。
二、如何平衡动机和个案?如有中肯批评,坦诚接受;如有造谣诬蔑,理性澄清。涉及人权、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一方面承认不足,一方面说明进步,归类个案处理,完善相关法律和执法打击力度。中国驻美使馆的反驳文章,虽然有延迟、有删节,美国主流媒体一般还会发表,中国主流媒体为何不能删节发表西方驻华大使的文章?听到外国官员、媒体的质疑和批评,不必每件事、每个人都急于反驳,反驳的形式和内容也可多样,有时可简短,有时可幽默,俄罗斯外交部就更老练。
三、如何锁定焦点和难点?焦点是边破边立,一方面回应西方反复攻击的人权、新疆、香港等议题,另一方面倡导中国的“一带一路”、亚投行、进博会、全球安全倡议等国际公共产品;难点是用三分之二以上国家能接受的方式说清楚中国要什么、给什么、做什么,尤其忌讳一味歌功颂德,少搞公益捐赠、追求正当国家利益反而更可信。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有的出现债务、环保等问题很正常,不必回避;孔子学院可收费,民间而非教育部事业单位冲到第一线,甚至搞大跃进式推广,给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效果适得其反。
四、如何分清主次和急缓?有主有次、有急有缓、有放有收,才是正确的节奏和力度。真实展示本国的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和不公不义的负面个案,反而自信大度,即使有亮点突破也不必开口闭口“厉害了我的国”。紧随美国遏制中国的只有日、英等屈指可数的铁杆盟友,多数美国盟友跟得不紧,多数其他国家保持中立含糊,中国大可身段柔软,大有文章可做。“走出去”企业多用外籍员工,多创造当地就业岗位,管理层须提前接受国际传播培训,学习当地文化风俗法律,学习如何与当地民众和媒体主动、高效沟通,多开展民间交流、文化交流,聚沙成塔。
五、如何凸显本土和多元?专注倾听,换位思考,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改变以我为主的传播陋习;阅读分析境外媒体、受众的心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民众有不同偏好,可按照国别、宗教、文化、地理、传统等细分受众和市场;坚持内容为王、柔性处理,主要传播平台是新媒体,主要受众是青年,尊重人类共同价值如爱、自由、公正、反战等;摆脱“唯意识形态论”、政治话语主导的旧传播方式,多用事实说话、多用镜头讲故事,坚持传播专业化、运营市场化、人才本土化、内容生活化、受众差异化。
六、如何实现真实和共情?国际传播中多用真实感人案例,多用真实的个体声音,多用世界主流媒体、独立第三方的消息来源和图片视频,少用中国官媒消息来源,至少不能作为主渠道。2021年4月至9月,云南亚洲象群北移、南迁,全程人象安全,全球媒体和受众持续关注,风格轻快友善,对中国生态文明、人象和谐共处、动物保护行为普遍肯定。境外受众有代入和共情,逐渐感同身受,自然而然就有共鸣和认可。
七、如何传播文化和传统?中国国内舆论场通用的“四个自信”,境外受众接受不了,也很难喜欢。马克思主义、民主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起源西方,中国很难讲得过西方,说服力也不够,只有多从传统文化菁华尤其是儒家文化发力,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普世价值,不亚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肯定比“敢于斗争”更有诚意和善意。中国必须有更大的耐心和更专业的技巧才能逐渐正常化,不宜过多强调中国特色和特殊性,还是要强调普遍性和共性。
作者是中国时事评论员
“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普世价值,不亚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肯定比“敢于斗争”更有诚意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