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人工智能会砸谁的饭碗

时间:2023-03-26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白话文

关于当前最火的人工智能ChatGPT,网上的评论已经铺天盖地,本文只讨论职场人士最关心的话题:人工智能(AI)时代到来后,谁要饭碗不保?

AI发展的速度总是超出多数人预期。曾几何时,人们认为国际象棋大师不可战胜,然而超级电脑深蓝(Deep Blue)却击败了卡斯帕罗夫;当大家转而把“人类最后希望”寄托在复杂度更高的围棋时,阿尔法狗(AlphaGo)又毫不留情地打败了李世石。以眼下ChatGPT更新换代的速度,某一代产品突破“技术奇点”,也不是天方夜谭。

既然已不可阻挡,又该如何面对?乐观者说,当年汽车取代马车时,马车夫也担心失业,但很多车夫通过学习驾驶,转变成汽车司机,所以无须担心。然而,同样的例子,悲观者却提出了一个可怕的问题:如果大部分人都不是马车夫,而只是那匹马呢?

站在AI即将全面改变社会职业形态的关口讨论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把工作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思想创造型、知识技能型、操作交互型。

思想创造型,是指真正拥有深刻思考能力和独立价值判断,可以创造出全新的理论或产品的人,那些“家”,包括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各行各业中的最顶尖脑袋,多属此类。知识技能型,就是绝大部分在办公室使用电脑的专业人士,工作有一定的流程或模式,通过知识积累、技巧打磨,完成标准清晰、边界明确的任务。操作交互型,指和机器或他人有直接接触的工作,包括电工、木工、管道工等技工,还有保姆、化妆师、按摩师等服务业者。

相比思想创造者,ChatGPT虽然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炼整合,但缺乏价值判断、提供原创性观点的能力;Midjourney可以通过已有素材创造出海量插画,但无法做到当年印象派、抽象主义横空出世那样的根本性颠覆。对操作交互者来说,考虑到硬件发展的滞后,以及机器替代人的成本,他们短时间内也不用太担心。最容易被AI砸掉饭碗的,恰恰是中间的白领层,技术岗如此,管理岗亦然,毕竟基层员工都失业了,中层领导去管谁呢?

如今很多学校的教育体制和公司的工作模式,本质上是把人训练成机器,过于强调稳定、听话、少犯错,充斥着琐碎、重复、条条框框。金融民工、IT民工、新闻民工……“像机器的人”发挥到极致,也竞争不过“像人的机器”。ChatGPT一出,横扫千军,很多优秀执行者,以及浅层创作者,都会面临失业。

该怎么办?既然中间不行了,只好往两端发展。要么一技傍身走基层,做具体的事,为真实的人服务;要么思维升级,走创造性之路,把AI当做助手,让它为自己打工。不论哪种,工作模式都带有很强的个体性、自主性特点,和眼下的职场非常不同。

转型无疑是痛苦艰难的,但适者生存,别无他法。毕竟在未来,天马行空的创造将完胜稳定精准的执行,因为后者不再需要人类。

(作者是《联合早报》高级数码编辑

[email protected]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