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2018年3月22日,美国特朗普总统公布根据301条款对中国大陆调查结果,认定中国大陆违反知识产权,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技术,并指责中国经济侵略损害美国利益。特朗普要求行政部门对中国输美产品课征惩罚性关税,可视为美中贸易战的序曲;中国大陆也跟进,对美国输大陆产品课征报复关税。而后双方扩大加征关税产品项目,制裁措施也不断翻新下,美中贸易战已持续五年。
在此期间双方曾试图降低对抗情势,在2020年1月签定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大幅进行经贸体制改革,并增加对美国2,000亿美元的采购以降低贸易失衡。但是美国对中国大陆履行程度不满,大陆对美国采购也仅完成约六成,中国其他措施更屡屡越过美国红线。所以拜登总统上任后,美国对大陆制裁持续加码;即使去年11月美中领导人见面,也未改变情势,美中后续贸易协议更无以为继。
再加上冠病疫情蔓延全球,突显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高风险与脆弱性,使美国更积极摆脱大陆影响。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地缘政治下美中交锋白热化,美中对抗已成为常态。
美中贸易战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在美国“强分流,硬脱钩”政策下,扩大对中国大陆进出口限制,再搭配建立信赖供应链伙伴,美国供应链与中国红色供应链分道扬镳。技术含量愈高的供应链,企业面临选边站的压力也愈大。
中国大陆也积极反制寻求突破。由“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到最近“两会”领导阶层的发言,均强调惟有在不同发展格局下,才能因应百年空前变局,主轴则是以重视制造,强化自主创新,并降低对外依赖,利用国内市场的内循环支撑经济发展。
许多跨国企业为了避免陷入美中对抗漩涡中,将中国市场与非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分割,采取“中国加一”的策略。大陆世界工厂的角色大减,虽然可以降低企业风险,但企业营运成本因而上升。
美中贸易战显示掌握技术的重要性,回归制造的必要性,所以必须由国家力量扶植关键产业或技术,在未分出高下之前,主要国家均不会松手,全球形成大政府下的补贴竞赛。
美国所关切对中国大陆巨额贸易赤字,只有小幅缩小,并不符合美国原先期待;但美国整体贸易赤字,近年来却屡创新高,去年已突破1兆美元,赤字增加主要来自包括台湾等东亚经济体,显示在美国对中国制裁下,各国将在大陆生产据点移转到东亚,只是改变贸易流向,但没有达到将制造业带回美国的目标。
另外,美国对大陆进口品的惩罚关税,不但提高美国国内生产成本,部分也转嫁给消费者,此也是美国高通货膨胀原因之一。
在此波美中贸易战中,台湾吸引不少由大陆转移的台商及外商,创造外资来台另一波高峰,但是也暴露内部诸多基础设施的瓶颈。如何使这些外资可以落地生根,是未来招商政策的重点。
美中贸易也改变两岸贸易结构,在美国对大陆惩罚性关税下,弱化了台湾、大陆及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另外由于台湾在大陆投资下降,由投资所带动的贸易也下滑。未来台湾对大陆出口,将会以大陆内需市场为导向,所以必须妥善经营大陆市场。
美国所主导全球供应链重组,排中只是过程,抗中只是手段,联合信赖伙伴只是方法,美国最终目的是“保美”,并维持美国技术领先,以及在全球主导的地位。
美中贸易战突显台湾的关键地位,使台湾成为全球关注重点,但也成为美中对抗焦点。台湾虽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信赖伙伴,但必须不断创新研发维持技术优势,避免被超车,在供应链中不被取代,才能达到“保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