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01
作者:叶德豪
虽然2月24日俄乌战争一周年的联合国大会投票中依然有141个国家同声要求俄罗斯“马上、完全并无条件地从乌克兰领土上撤军”,但代表世界过半人口的国家还是投了弃权票甚至是反对票。此前此景,在欧美舆论之中已经兴起了“西方与其余
(The West and the Rest)的分野,当中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大是大非”之间不站队的“其余”更有了一种非道德甚至不道德的意味。
乌克兰的卫国之战,在西方世界是守护民主、守护自由、守护世界秩序的争斗,有着无与伦比的道德光环。任何公开表达现实主义倾向的政治人物——例如曾言不能“羞辱”俄罗斯、要给普京留一个“下台阶”的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都会受到理想主义者的猛烈批评。本年以来,连马克龙都扭转了其公开态度,表明俄罗斯必需被“击败”,而且会支持乌克兰“到胜利为止”。
这种表态背后,当然也暗藏着现实政治。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角度来看,“胜利”的意思是将俄军赶出乌克兰全境,包括2014年实然由俄罗斯或亲俄势力控制的克里米亚,以至乌东顿巴斯(Donbass)两州的部份地区。但马克龙的意思其实是先让乌克兰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再迫俄罗斯进行和谈,让乌克兰可以在较有利的条件之下终止战争。
这意味着乌克兰有很大可能要接受妥协,毕竟对于乌克兰应否重夺俄罗斯实际管治了九年、住民普遍亲俄的“领土”,欧美领袖大多皆以避而不谈的方式处理。如今乌军在战场上稍微落于下风,离反攻克里米亚、顿巴斯原俄控区还很远,因此西方政客们暂时不必面对这个现实政治难题。
北溪袭击疑云:欧美媒体指向乌克兰
不过,自3月7日起《纽约时报》、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英国《泰晤士报》(Times)、《华尔街日报》等一系列媒体将去年9月北溪一、二号天然气管道(Nord Stream 1 & 2)受破坏事故局部归咎乌克兰之后,西方援乌的“理想主义”很可能就要面对另一个现实政治的考验。
《纽约时报》和《时代周报》的调查都将北溪管道的破坏者身份指向乌克兰,前者直接指出美国官员收到新情报显示攻击是一个“亲乌组织”所为;后者则指放下炸药的船只从两位乌克兰人控制的波兰公司租来,西方情报也显示有一位乌克兰人员牵涉在内,其他情报也指向亲乌组织涉事的可能。
不过,两篇报道都极力避免将矛头指向乌克兰政府本身。 《纽约时报》的报道就直指美国官员称他们没有证据显示泽连斯基及其高级助手有参与行动,又或者主事者是在乌克兰政府官员指示下行动。 《时代周报》则称负责行动的六位人士也使用假护照,因此国籍不明,而调查人员也未能发现背后由谁主使,更不能排除这是故意嫁祸乌克兰的行动。
由于美国著名记者赫什(Seymour Hersh)2月初也自行公布文章,将矛头指向美国,引起广泛关注,俄罗斯方面对于这次《纽约时报》和《时代周报》在大西洋两岸同日发布似乎互相支持的调查报道,就指这是北溪真正元凶“企图分散注意力”的媒体操作。
不过,欧洲各国对于这两篇指向乌克兰的报道都保持审慎态度。北约秘书长、欧盟外交专员、德国防长、瑞典防长等多位欧洲要员都表明调查仍在进行,不应莽下判断。不过,德国检察官方3月8日就似乎确认了《时代周报》报道内容的一些细节,即德国方面1月18至20日之间曾搜查过一艘疑似将爆炸装置送到北溪气管的船只,但也同时强调主事者身份及其动机仍在调查当中。
德国防长皮斯托厄斯(Boris Pistorius)则称乌克兰责任和嫁祸乌克兰两种假说“有一样高的可能性”。
《纽约时报》和《时代周报》报道出街后翌日的其他媒体报道,也将矛头进一步指向乌克兰。 《泰昭士报》提到北约国家政府故意隐藏对乌克兰涉事的嫌疑,以避免影响德国民众的援乌立场。
另一方面,《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也谈及了四个“有用”资讯:(一)德国方面的调查从来没有否定过乌克兰主事的可能性,而美国则一直担心指向乌克兰的结论会影响到北约同盟和德国与乌克兰的关系;(二)2022年6月至7月之间,美国中情局(CIA)已警告过德国及其他欧盟国家的情报部门,指有三个乌克兰籍人士正试图在波兰的海周边国家租用船只,可能是为攻击北溪气管作准备;(三)中情局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和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早在10月已在考虑乌克兰主事的可能性;(四)一位曾负责海外特别行动的前乌克兰情报人员表示乌克兰有能力发动对北溪的攻击。
上述几个媒体的报道各自都引述了不同来源、不同国家的消息,虽然依然有可能是欧美的媒体操作,但其可靠度似乎高于只单靠一位“直接知情”人士、具体情节有着不少事实错误的赫什文章。
乌克兰有前科?
对于各个报道的指控,乌克兰政府绝口否认,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yak)不此否定总统、政府和情报部门涉事,更称连乌克兰社会亦与北溪攻击无关。
可是,乌克兰过去也有多次不愿承认责任的对俄“越轨”攻击。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去年8月在莫斯科以汽车炸弹杀死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政治学者杜金(Alexander Dugin)之女杜金娜(Darya Dugina)的恐袭行动。乌克兰方面一直拒绝承认责任,但美国官方10月却向媒体放风指事件是乌克兰秘密行动之所为。
而在本年3月2日,俄罗斯布扬斯克州(Bryansk Oblast)也有边境小镇遭遇袭击,普京甚此一度因此留守莫斯科观察事态,最后据称有两位平民被杀、一位儿童受伤。其后,在网上拍片承认责任的俄罗斯极右名人就声称其行动得到乌克兰军方支持。乌克兰政府对此则同样地否认责任。
研究俄罗斯安全问题的政治学者Mark Galeotti日前就曾提醒人们要注意乌克兰武装力量的复杂性。他认为,人们对于俄罗斯国防部与华格纳雇佣军团(Wagner Group)、车臣军队之间的不和和对立耳熟能详,但乌克兰军队其实也有其复杂的不同势力,在西方却甚少得到关注。无论是上述这些“踩红线”的袭击,又或者是北溪爆炸,似乎也突显了这一点。
两天以来的美欧媒体报道除了指向乌克兰之外,还间接确认了一点:俄罗斯并非幕后原凶。 《纽约时报》指美国官员称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俄罗斯政府涉事,领导瑞典调查的检察官也称他从来没有认为过是俄罗斯所为;《华尔街日报》也报道,早在2月,德国官员大体上已否定了俄罗斯破坏的可能,美方官员也不认为是俄罗斯所为。
将俄罗斯排除在外之后,无论北溪爆炸的破坏者是谁,对于欧美援乌抗俄联盟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不方便”的事实。根据赫什的文章,破坏者是美国和挪威;根据俄方去年的说法,破坏者是英国;根据最新这一轮的媒体报道,破坏者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指使的亲乌组织,甚至可能是乌克兰官方。各种可能性都指向同一点:北溪袭击是欧美盟友之间的盟内斗。
从追求真相的理想主义角度来看,北溪原凶谁属当然要追寻到底。但从维系欧美团结的现实政治角度来看,有一些事实还是不知道或者不公布比较好。对于这一轮指向乌克兰的报道,欧盟外交专员博雷利(Josep Borrell)3月8日就煞有介事的说了一句“我不是害怕真相”。这一句话本身是真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