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新旧交错的建筑物、便利商店的霓虹灯、政治人物的选举看板、见缝就钻的摩托车、夜店前拥挤的排队人潮、夜市内人手一杯的手摇饮料……
阔别五年半后,终于有机会再次漫步在台北街头。尽管停留时间不长,我还是从紧密的行程中抽出时间,用双脚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包括许多新加坡人熟悉的西门町、商场和办公大楼林立的信义区,以及草根色彩浓厚的万华区等。
无论是人文景象还是城市风貌,常住人口超过200万的台北,依旧是我回忆中的模样,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如果细心观察,在这些不变的画面底下,仍然有新发现,比如尤为明显的高昂物价。
一般饮料店售卖的珍珠奶茶价格,基本上都是60元、70元(新台币,下同,约2.7至3.2新元)起跳,与五年前相比至少涨了两成左右。此外,摆放在餐酒馆冰箱内的啤酒,价格也落在200元至350元,基本上与新加坡差不多。
最近才赴台升学的友人在烧烤店的饭桌上向我吐苦水说:“印象中的台北物价,是还可以接受的。但没想到在这里生活一个月后,发现衣食住行都不便宜。”话音刚落,我就收到了服务员递来的账单,几盘牛肉加上一碗饭和两杯啤酒,消费一共是3100多元。
这又加深了我对台北物价高昂的看法。
为了进一步印证,我秉持实事求是的记者本色,随机在街头访问了几位台北市民,包括向来紧贴城市大小事的德士司机;结果他们给出的答案都离不开“贵”“越来越贵”“省吃俭用”“很难存钱”等这几个关键字。
一名家住台北高级住宅区天母的社会新鲜人受访时说,要不是她与父母同住,省下房租和伙食费,凭自己每月仅4万元的收入,“根本存不了钱,更别说还有多余的钱买衣服和保养品”。据了解,如今台湾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平均为2万6000元至3万2000元。
难道台北物价水平真的失去控制,这些年来不断飞涨吗?
根据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CA国际3月的调查,在全球外派人员生活开销最贵的20座城市中,台北上升一个位置来到了第20名;新加坡则是第13名。
在全球最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美世今年的类似排名中,台北在300座城市中名列第28位,超越了美国华盛顿、波士顿,法国巴黎,以及日本大阪等。过去被不少台湾人认为物价“俗又大碗”(闽南语,性价比高)的台中以及高雄,也分别拿下第92以及第113名。
不难看出,台北的物价水平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缩影而不是例外。根据台湾官方预测,当地2022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为2.92%,创14年新高,部分原因与俄乌战争导致的全球原物料涨价等有关。
与此同时,官方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因素,今年前七个月台湾民众实际经常性薪资水平同比下降0.07%,显示薪资增长不及通货膨胀速度。看来,如果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没有改善,台湾人尤其年轻人未来是否还能从一杯珍珠奶茶中享受到“小确幸”,恐怕是要打上问号了。
离开台北前一天下午,天气十分炎热,我在龙山寺附近乱逛,走进了一条老旧的巷子,里头有人在贩卖小吃,也有人睡在纸皮上,空气中充斥着各种食物的味道,似乎也多了一种莫名的感叹。
台北再次给我这名过客,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是《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记者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