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政府减免学贷,高教政策或社福政策?

时间:2022-09-04 10: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工商时报》

工商社论

美国期中选举倒数还剩两个多月,拜登总统在教育方面,最大的两项作为,一直被外界所忽视。其一,6月1日宣布由政府概括承受,免除58亿美元,已倒闭的不良高教机构“柯林西恩学院”(Corinthian college),为数高达56万的毕业学生,所背负的联邦政府学生贷款。其二,8月24日进而提出,将为人数可能高达4000万的学生,年收入低于12万5千美元的个人、或低于25万元的家庭,就可以适用1万美元的贷款减免计划,而且其中将有2000万学生得以不用再背负学贷的债务。前者是一次性的解决历史共业,后者则因为提出的时机和金额的庞大,引发美国舆情的争论。

“有大专院校的学历,就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拿到比较高的年薪”,“学历高,名校毕业,毕业后进入职场的起薪,就会比别人高”,这是很传统的观念,而且是很合理的推论。做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大专院校,向来是学费高昂、高教品质良莠不齐,闻名于世。巅峰时期,曾经有100家分校、11万学生的“柯林西恩学院”(1995~2005年),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政策案例。该校的灾难,让弱势家庭的子弟,成为它们教育承诺和美好愿景的最大牺牲者。因为在不好名声的学历下,学生不但不能就此鲤跃龙门,脱离贫穷,还要背负根本无力偿还的学生贷款,在恶性循环下,必须出面解决的,终究还是政府。

拜登除了解决这个陈年老案外,另外还提出1万美元的学生贷款减免政策,以及符合特定财务困难条件助学金的学子,最多得以减免到2万美元;而配套的措施则是,暂停偿还学贷的时限,延长到今年12月底,可以等到明年(2023年)起,再开始归还借款。

对于这项政策,根据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出版的“公行时报”(PA Times),所引述联邦总务署的调查数据显示,1万美元的学贷豁免(loan forgiveness),就会花掉纳税人3730亿美元;而重要的是,有申请学贷的学生家长,受惠最多是的年所得中位数7万6400美元,且其中只有7%的家庭所得是低于贫穷线。

换言之,这个“齐头式”而且是一次性的减免1万美元学贷,受惠的不是真正需要的低所得阶层家庭。然而根据纽约联邦准备银行的资料,截至今年第二季,美国联邦学贷未偿还余额为1.6兆美元,仅次于美国人的房屋贷款,甚至超过了汽车贷款或信用卡未偿还余额。在期中选举前,减免学贷的措施的确可以引起很大的关注。

但就公平问题而言,则有三个争议。首先,进入工作职场、已经或才刚刚清偿学贷的社会新鲜人,当然会有怨言。而且,无论是概括承受不良高教机构的受害学子之学贷,或是直接减免上千万人、数以千亿美元的的学贷,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而且,这些数千亿美元的支出,原本还可以运用在投资性或更有效率的产业部门。

其次,家长经社地位比较高的家庭,早年在子女教育的投资,成果见诸于进入顶尖私立大学、或有户籍的州立大学,就算顶尖大学的经费再怎么高昂,中高阶层的家长,也一样负担的起。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中下阶层家庭的子女,一方面申请不到好学校,影响进入职场的竞争力;或是就算能够以优异成绩申请到顶尖私立大学,但毕业后就得背负庞大的学贷压力。一次性、1万美元的学贷减免,在期中选举前两个半月提出的这项政策措施,时机受到质疑,真正问题更得不到解决。

最后,由于美国的高等教育问题,涉及不同种族的年平均所得和所拥有的资产;一方面,最顶尖的大学录取率,少数族裔里面,非洲裔录取率最高、拉丁裔次之,人口占比只有6%的亚裔,则竞争最为激烈;另一方面,无论是人数或金额,学贷申请者少、偿还者多,也多半是亚裔。1万美元“齐头式”的学贷减免,既不能让学贷负担沉重者,如释重负,每减免1万,就要斥资3730亿美元,成本高代价大。还不如将这笔钱用在大型和中型都会、相对富裕的城市,营造“负担得起的大学院校”(affordable college)的环境,恐怕才是解决社会阶层流动的正本清源之道。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