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焦点
马来西亚中央联合政府主要政党联盟国阵,在不久前举行的柔佛州选举里获得压倒性胜利,囊括超过三分之二的州议席。在这场多角参战的州选里,国阵不但须对垒主要反对党联盟希盟以及其他一些较小的反对党,也与中央联合政府里的另一政党联盟国盟全面开打。
国盟在柔佛州选虽然仅赢得区区几席,但得票率却接近四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国盟的两个主要成员党的票源与国阵的主导政党巫统相似,皆为马来族选民。
在这次州选中,柔佛大多数马来选民还是选择巫统,而基于各种负面因素对于巫统有所不满的马来选民,却不放心把票投给希盟或其他反对党,因为认为后者不会有效地捍卫马来族的权益,所以就干脆把票投给国盟了。不过在大多数选区里,巫统的获票比重还是较高,所以横扫了大多数议席。
而希盟近月来流失了许多主要为非马来人的支持者,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非马来人认为在希盟执政中央不到两年里,他们多年来多项争取平等权益的诉求未获得落实,对希盟大失所望,不把票投给希盟是要惩罚或点醒希盟。
另一方面,去年马国首相依斯迈上台不久,希盟即与他所领导的政府签订实质上是信任与供给协议的备忘录,答应会支持他,使得许多希盟支持者感到混淆,到底希盟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个他们极为不以为然的中央政府呢?
以马国前青年体育部部长赛沙迪为首,以青年改革魄力为号召的新政党大马民主团结联盟成功打响头炮,赢得一席。
至于不久前从沙巴西渡到马来半岛的民兴党,虽然它的主席、沙巴前首席部长沙菲益的“不分种族宗教齐来建国”的主题,得到一些具有进步思维者的好评,但还是未能得到大多数柔佛选民的青睐,饮恨沙场,在所有竞选的选区里丧失按柜金。
而更多希盟的原先支持者,则是采取比较消极的抗议手法。他们也许对希盟有所不满,却愿意把票投给他们认为充斥着种族主义实践与企图逐步以神权治国的国阵与国盟。所以虽然这次州选允许在新加坡的柔佛人邮寄选票,但登记者为数不多,投票当天许多选民索性留在家里或不回家乡投票了。
由于马国是没有强制性投票规定的,所以无论马六甲或柔佛的州选,投票率都很低,在一些选区里甚至不过半,无形中造就了动员支持者投票能力极高的国阵获得相对的选票优势,因此赢取更多议席。这与上一届马国大选时,大量外坡选民回乡投票,推高希盟改朝换代的声势,实有天渊之别。
然而,在柔佛自身就已赢得过半议席、政治声势高涨的巫统,其锐气却在州选结果出炉过后几天,就遭到严重的压挫。由巫统主导的国阵原任州务大臣哈斯尼似乎颇得柔佛民心,所以在整个州选竞选期间,国阵希望选民让哈斯尼继续当大臣。
然而国阵虽然胜选了,巫统原先认为顺理成章可继续当大臣的哈斯尼,据闻却不是柔佛王室的首选。在经过好几天的斡旋后,改由王室所属意的翁哈菲兹出任大臣。当然,更为年轻的翁哈菲兹,可能会为柔佛的治理带来一番新气象,但他却不是巫统原先属意的大臣人选。
再过几年,马国会有新的轮任元首,如果之后类似的做法也提升到中央层次,将带来翻天覆地的政治伦理新诠释与先例。
当然,之所以出现由州统治者指定某人出任大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巫统的内部权力斗争,促成马国当下的弱势政府。这种暗流汹涌的党内权斗,在马六甲与柔佛的州选里可见一斑。首先,两州近月来之所以会有州选,是因为巫统的主流派希望通过狂胜来逼使虽然也是巫统领袖、但却与主流派越来越不咬弦的依斯迈赶快解散国会为大选铺路,巫统主流派认为它不但能乘胜追击,还可顺势把依斯迈赶下台。
在这两州竞选期间,依斯迈几乎完全不能如以前的首相般频繁地到当地助选,只能意思意思地到当地走一趟,也算有助选了,还须要安排一些恰巧撞期的出国访问行程来挽回颜面。
在这两州选举成绩出炉当晚巫统领袖们站台时,主席阿末扎希更是老实不客气地把依斯迈排在后面,把近来红透半边天的前首相纳吉拉来身旁,明眼人一看就体会到依斯迈身为首相,却当朝不当权的窘境。而依斯迈如此被边缘化在近日巫统代表大会上又再重演,他不得不低头采纳巫统主流派有关让民众再次提取公积金的决议,令人不胜唏嘘。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