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婕:柯文哲本周的访美之旅,被外界视为准大选参选人的“面试”行程。他公开抛出“亲美日、友中”的战略思考,但也留下疑问未解。
美东时间3月20日上午,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访美行的第五天,他来到华府偏共和党的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演讲。当被问及两岸及美中关系,柯文哲抛出了“亲美日、友中”的战略思考。
柯文哲此次表态之所以重要,一来美中贸易战升温,台湾位处两强之间的尴尬角色;二来是这位在去年底连任台湾首都市长成功的前台大医院外科医生,正展示着自己对2020年台湾总统大选的跃跃欲试。
“在态度上我们还是亲美,但我们没有刻意去跟中国对抗当敌人,所以亲美、友中就是台湾最适当的国家战略。”柯文哲在演讲上补充,因为“美日是一体的”,所以是“亲美日、友中”。
“美中对抗是一个局面,台湾应该想的是,我们如何生存?人民的福祉还是最优先考虑,如果没有把人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优先,而是在想政党怎么去用这个美中对抗来当leverage,就叫杠杆,对台湾不利。”柯文哲进一步说明。
柯文哲强调,他认为打破两岸僵局的方法就是“开放友善的态度”与“对话”,他所提出的“两岸一家亲”就是一种与中国大陆交流的“态度”。
“坦白讲只有透过交流才会有信任,当彼此没有信任的时候,讲什么都没有用。两岸之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已经完全没有信任,我非常清楚两边的态度。”柯文哲说。
这不是柯文哲第一次提出类似的想法。这位外科医生出身、59岁的无党籍台湾首都市长,曾在2015年提出“两岸一家亲”的说法;2016年台湾大选政党轮替后,台北市市政府与上海市政府每年的双城论坛,成为两岸唯一的官方交流平台;2017年,柯文哲在台北市市议会质询中,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友中、亲美、靠日”主张;2018年又针对两岸关系提出“五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
今年二月,台湾《苹果日报》委托世新大学针对可能总统候选人进行对比式民调,若柯文哲参选,只有高雄市市长韩国瑜有机会打败柯文哲;若国民党籍韩国瑜对上无党籍柯文哲、以及民进党籍蔡英文,韩支持度35.1%,大于柯支持度28.6%、蔡支持度22.0%。
尽管在访美前,柯文哲始终没有回答到底要不要参加大选,但狭着无党无派、政治素人的敢言色彩,柯文哲参选与否,都已注定扰动着原本“非蓝即绿”的台湾政局。
柯向美国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务实的外科医生”
这次出访美国,美国首府华盛顿实际上为柯文哲摆出了“准台湾总统候选人”的舞台。
柯文哲在抵达华盛顿的第一天,先赴美国智库与专家及前官员闭门座谈,再赴白宫国安会、国务院等机构会晤现任对台事务官员。依照台美官方的默契,会谈都不对外公开。
虽然柯文哲的拜访官方行程与先前到华府拜访的桃园市市长、基隆市市长相同,但他所受到的媒体与专家学者的关注度明显不同。不但有随行及驻地记者一路跟访,第二天在传统基金会的唯一一场公开演说也备受瞩目。传统基金会除了开放可容纳约100人的小型演讲厅,还另外安排一个会议室,约有50多位无法进场的民众在此观看转播。
站上智库的讲台,这是柯文哲访美五天以来第一次穿上正装、系上领带。
演讲主题是“台湾的现况与前景”,柯文哲准备了41页PPT,多数白底黑字,从自我介绍、外科医生的决策模式及价值观、到台北市市政成果、最后是简短谈到台湾的民主自由价值。
“如果你试着想要了解一个人,你最好看看他过去的职业轨迹。”柯文哲用语速飞快、咬字含糊的英语说道,他身旁的简报上白底黑字条列式地放着自己的履历表,标题“My CV”(我的履历)——其中一条忘了英文字母大写要对齐,接下来的几张PPT也出现一些零星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