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呢,在上海待久了的人就会知道,一些手脚比较快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等,更是老早就把眼光放到这些可以达到上市规模,但还未上市的台商身上。这两年,光是投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A股上市座谈会,几乎可说是每个月,最少都会有好几场。
尤其是2016年底苏州亚翔、2017年艾艾精工等台商成功在A股登陆,在大陆上市的话题,一下子成为商界的热门焦点。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去年底在成都跟台商座谈时,公开提到要帮助台商在A股上市,甚至发展成A股的“台商类股”的说法,更是让台湾的金融圈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但一个多月以来,蔡政府对此好像都无动于衷,也是让笔者十分意外。
虽然客观来看,台商赴A股上市的成果,还需要很长时间观察,但既然国台办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按照大陆官场严格的纪律和效率,动的比较快的各省市地方台办,已经在跟台商搜集意见,甚至上市的检讨困难之处可否解决。这些非公司体质性的制度因素,只要大陆下定决心,笔者相信,大陆必定会在能够处理的范围内,尽快帮台商解决。
国家的经济实力,就是国家的竞争力。台湾经济前景如果很好,台商回台上市、投资,绝对是前仆后继。不用政府出来招商,大家自动就回来了。最可怕的就是台湾的政府和百姓,好像都还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变成怎样了。还以为台湾市场仍像是一位年轻正妹,多的是人要来追呢。
一家公司选择在哪里上市,标志着它相信哪一国的金融市场、在哪里缴税,而且多把自己公司最重要的法律、金融、会计、行政等部门放在那边。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甚至东京,为什么是全球服务业的中心,道理也在于此。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金融市场的好坏和国际化程度,将会影响到投资和就业市场的走向。以前我们没有跟大陆竞争就算了,现在可以设想,如果大陆哪天真的对台商推出了上市的优惠政策、甚至是台商专属的上市“绿色信道”,那台湾市场被掏空的速度,将是你我都接受不了的。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台商未来真的都选择到大陆去上市,那过去“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或者“台湾营运、大陆生产”的两岸分工模式也将不复存在。台湾市场将彻底被大陆直接吃下去、甚至是马上就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