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新闻打假应打在源头
黄重谚说:“从民主国家的角度,政府能做的就是从开放政府的精神,用尽量揭露资讯的方式避免这种不查证的假错讯息。举例来说,不久前有工商团体的代表说总统希望重启核电。我们除了立刻发新闻稿,同时把总统致辞全文公布出来。因为是网络时代,这个完整资讯出来,就会在网络上被平衡。”
不过,铭传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兼传播管理学系主任倪炎元教授受访时认为,事后澄清的“触及率都不及原先散布的讯息”,而这类“损害修补”的成效不大。他说:“我们台湾的网络乡民力量很大,话题被热议后,到时要再阻止就很难了,打假新闻,你得在源头那边处理,让假新闻出不来,例如通讯软体、社群平台自行设置程式过滤,设计得好,就不会有钳制言论自由的疑虑。”
目前,民进党政府的做法仍以“被动”的澄清辟谣为主。据《苹果日报》报道,绿营立委之间现有两个LINE群组,一个用于转贴备受热议的新闻,肩负“舆情小组”功能;另一个群组则供绿委进行政策辩论,一旦发现谣言,马上向政院查证,迅速贴上正确信息澄清,再由立委转发出去。此外,绿营执政的四个直辖市政府新闻首长也设立沟通平台,总统府发言人林鹤明也在此群组,方便“四都加府”横向沟通。
另一方面,掌管数位发展的政务委员唐凤也负责为行政院开辟“网络争议讯息治理专页”,各部会除了会自己提出问答题,说明正确信息,也希望业者自律、公民团体他律,加上第三方协力健全查证机制,提升公民媒体资讯素养,以及网络使用者自主判断信息的正确性。黄重谚说:“每一则错误的讯息,都要有相对的更正资讯,让民众可以有机会对照。”
但在苏蘅看来,对抗假新闻“追根究底,媒体善尽查证责任还是最重要的”。
她说:“目前台湾媒体多被认为各有立场,这种牢固印象很难打破,但媒体仍有一定功能和社会角色。和国外一样,他们有资料库,有查证的专业和管道,也有守门机制,因此媒体还是比较有资源有能力有起码的专业可做。不过台湾目前媒体和记者信任度低落,首先仍需扭转民众对媒体不信任感,才有可能。”
倪炎元补充:“今天在即时新闻泛滥的情形之下,记者都未查证,先发再说,不然输给其他媒体,就会被长官骂,所以现在查证的空间都没有了。这就是台湾新闻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