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对此认为,中国反贸易战的能力最强,并说最终给自己招麻烦并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
胡锡进星期天(2月2日)在微博发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做法肯定会给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对美贸易造成损失。对中国来说,一些主要从事对美出口业务的公司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困难。
不过,胡锡进说:“事实上,特朗普这一轮加关税早在各方预期之中,中国相关厂商早已未雨绸缪,做了大量准备。”
他认为,中国反贸易战的能力最强,近年积累的新经验也最多,在贸易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中国的战略主动性和应对能力也会是最大的之一。
他续称,经过上一轮关税挤压后,很多中国输美产品的利润空间缩小了,有些接近了临界点,特朗普接着提高关税,美国所要分摊的增税比例必将更高,其中一部分由美国经销商支付,另一部分只能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拉升美国好不容易降下来的通货膨胀。中国厂商决不可能赔着本向美国出口。
他也说,由于关税作用,其他国家的服装、玩具、家具、电器等对美出口可能会增加,但是那些东南亚、南美甚至非洲的很多替代产品也是中国厂商迁过去生产的,有些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即使没有美国的加税,中国厂商也会向外迁移,因为新厂址的员工工资比中国大陆低不止一个台阶,大于迁厂所增加的成本,这在服装行业尤其比较明显。
胡锡进认为,美国的关税不可能把中国的大量行业逼走,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为中国的供应链高度成熟,社会非常稳定,而且员工薪酬虽然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员工技术熟练,责任感高,所有这些构成了难以替代的整体环境,这个综合优势不是逃避10%甚至更多一些关税可以抵消的。
他也说,中国的产业链总体上越来越强大,高端部分逐渐成熟,基础部分进一步织密。比如东南亚对美出口服装,60%以上的布料来自中国。对美出口电器,零部件大多来自中国,只是在它们当地组装。那些中国外迁的工厂和依靠中国产业链的当地工厂除了对美出口,还会增加在当地及周边的销售,使中国供应链进一步深入到世界各地的产业中,从而扩大中国制造在当地的渗透,带动中国影响的升级。
他强调,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综合成本最低的国家,也是供应链最完整的国家,对中国不断加税,加到最后注定是美国供应商和消费者掏腰包,因为越是接近临界点,中国将越有不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支付关税的底气,因为美国人通过世界其他地方无法买到同等质量、价格更低的产品。兜一大圈,他们还得直接或间接买中国货。
胡锡进说:“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困难和干扰都将只是一时的,中国民营企业有非常强的调整和生存能力,最终给自己招麻烦并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