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勇:默克尔又来“串门”了

时间:2018-05-28 09: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德国总理默克尔(左)24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法新社) 德国总理默克尔又访华了。 新闻界喜欢用一些数字来体现这次访问的重要性,例如连任后首次访华任总理以来第11次访华等,还有媒


德国总理默克尔(左)24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中领导人会晤。(法新社)

德国总理默克尔又访华了。

新闻界喜欢用一些数字来体现这次访问的重要性,例如“连任后首次访华”“任总理以来第11次访华”等,还有媒体甚至认为默克尔此次访华,释放了德国“转向东方”的战略信号。

其实,作为一个依赖出口的工业强国,其领导人去拜访本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是稀松平常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国不存在“向东转”的问题,因为它的生意一直就牢牢扎根在东方。

不过,这次默克尔访华的背景倒是非常值得一提:一、中美之间通过谈判刚达成积极意向,贸易战还未正式打响即已喊停;二、德美以及欧美贸易的冲突尚未找到解决途径,特朗普现在可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德欧。

因此,默克尔此次访华,除反应两国经贸关系非常密切之外,还是一次在新的国际格局中,重新调整德中和欧中战略关系的重要契机。

默克尔“腹背受敌”

默克尔虽然连任成功,但眼下的处境却相当不乐观,用“腹背受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多重压力起码来自以下四个层面:

其一,根据中美之间达成谅解和意向,两国贸易将大幅增强。众所周知,市场并不是无限的,一个方向贸易增长,多少都会影响另一个方向的生意。所以,中美贸易冲突得到解决,哪怕是暂时的,德国和欧盟都会感受到此消彼长的压力。

据法媒CNews报道,法国财经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已对美国想让欧洲国家为“中国的不良行径”付出代价表示“不解”。他在提醒欧盟“如果无法展现强硬立场,恐将沦为中美协议的牺牲品”的同时,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是想独立还是成为附庸”的问题。

最为关键的是,中美现达成共识,使德国以及欧盟失去了在美国那里打“中国牌”的机会。德欧虽然不厌其烦地强调中国对其的重要性,但在自己与美国发生贸易纠纷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拿中国当“祭品”,准备在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联手美方打压中国,以缓解或转移自身对美贸易中的问题。

牺牲中国和强调盟友地位,是德欧争取特朗普全面并永久免除罚税的两张牌。现在看来,这两张牌均已落空。

其二,默克尔在欧盟内的处境也颇为尴尬:面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富有成效的密切合作,默克尔不遗余力地呼吁欧盟提高警惕,采取各种防范和限制中国的措施。根据笔者的观察,谁在欧盟内有领导欲,谁就对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表现得非常敏感。

换而言之,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德法这两个欧盟领袖国的看法比较一致,均认为中国有分化欧盟的企图。现在的问题是,一、在欧盟现有的结构下以及各成员国发展不均匀的状态中,德法无法在短期内说服中东欧国家放弃来自中国的投资;二、在特朗普显然已不再那么重视北大西洋关系,以及双边贸易战尚无法被排除的大背景下,欧盟如果再向中国提出过分强硬的要求,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其三,柏林和巴黎暗中较劲。这点从以下两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端倪:一、4月底马克龙和默克尔在一周内先后访问华盛顿;二、5月18日,默克尔前往索契(Sochi)拜会普京;一周后(24日),马克龙到圣彼得堡参加经济论坛,会晤普京。

欧盟最重要两国的领导人,在不到一个月里先后两次在一周内访问同一个国家。这是外交安排的巧合?还是有其他原因?最起码看上去并非是协调好的欧盟外交行动。

两人对外都宣称是为了欧盟的利益,但实际上,特朗普的钢铝关税主要危及出口大国德国的利益,法国没必要那么上赶;在伊朗核协议问题上,德法利益虽然一致,但两国都知道劝说特朗普改变的希望不大。所以,朝气蓬勃的马克龙在华盛顿与特朗普上演的那出“兄弟情”大剧,更多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找回法国的尊严,打破德国对外实际代表“欧盟”的现状。

在普京那里,默克尔要谈的重点是“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Nord Stream II),而马克龙对德俄的这个项目一直颇为抵触;法国总统去拜访普京明显是为了填补巴黎在叙利亚问题上,因紧跟美国而给莫斯科造成的困惑,不想把对俄外交的空间全部让给德国。因此,深化双边关系是马克龙此行的首要目的。

显然,法国在特朗普那里已占到先机,而普京却是其短板;反过来,默克尔不冷不热的风格在白宫不受欢迎,却因为贸易优势得到普京的重视。但不管双方斩获孰多孰少,这种“同床异梦”和“各有所图”的表现,绝对不是加强欧盟一体化的好广告,事实上,两人也都被狡猾的“双普”狠狠地利用了一把。

其四,面对马克龙的欧盟以及欧元区改革计划,德国国内媒体、政治和经济界的意见分歧颇大。特别是默克尔的联盟党(Union)内,反对声越来越大;即便是原先积极拥护马克龙建议的社民党(SPD)也出现了质疑声。这些反对派的主要观点是,马克龙的计划是想用德国人的钱来改革欧盟。

中国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欧盟如果自身矛盾重重,势必很难用同一声音对外发声;德法之间如果在关键点上无法统一意见,甚至越来越频繁地互视对方为竞争对手,欧盟一体化则势必继续蜗行牛步。

顶一下
(6)
75%
踩一下
(2)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