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当移英港人和英国政府出现分歧

时间:2025-02-11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中国政府2018年在伦敦买入建于14世纪的皇家铸币厂旧厂址,计划兴建一座全新的驻英大使馆。当地政府本周二(2月11日)就此举行公众听证会前夕,多个移英港人组织在上周六(8日)提前举行大规模集会,要求英国政府否决这项申请。

自上周起,许多在英港人组织就开始密集的网上宣传,除了频频在社交媒体和群组转载活动的宣传帖文,昔日叱咤一时的香港民主派政治人物也纷纷现身网络,呼吁大家参与在旧皇家铸币厂举行的集会。

位于伯明翰、诺丁汉、曼彻斯特及苏格兰等英国各地的部分港人组织,则以“免费导赏团”、“现场谈球”等宣传,号召各地港人当天一起到伦敦参与示威。有团体甚至安排包车,接送港人前往集会场地,让这次活动隐然重现2019年反修例运动期间的抗争氛围。

一些移英港人组织称,他们反对中国驻英大使馆扩建,是因为担心这座号称全欧洲最大的中国大使馆一旦建成,可能会被用作非法拘押身处英国的中国异见人士。这个说法明显过于牵强。这些成员多是香港民主派支持者的移英港人组织,实质上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表达对中国政府过去几年对港政策的不满,以及希望向英国工党政府施压,迫使它对华采取强硬立场。

当天的集会从下午2时一直进行到4时,期间示威者不断增加。集会举办方称,大约有4000人参与活动;不过现场警员估计,示威人数只有2000人至2500人。无论如何,这次活动是近年最大规模的海外港人示威,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集会。

然而,身处英国的香港民主派支持者希望通过此次集会,以群众力量迫使英国政府否决旧皇家铸币厂改建为中国大使馆,恐怕有点难度。在英国本届政府差不多已开绿灯的情况下,北京在此兴建新的巨型大使馆计划应该没有太大的悬念。

早在上个月,英国外交部长拉米(David Lammy)及内政部长库珀(Yvette Cooper)已经去信英格兰规划监督局,表明支持方案;又指伦敦警方重新检视后,相信这个地方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公众集会,不再反对方案。工党政府的这个表态显示就算举行听证会,官方也会批准大使馆扩建计划。而这起风波也折射出移英港人在英国遭遇到不少困境。

英国政府因应《香港国安法》,从2021年开始实施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签证政策,给予持有该护照的港人英国居留权。这些港人在英国连续居留五年后可申请英国永久居留权,再多住一年即可申请成为英国公民。

从英国政府的角度来看,推出这项港人移民计划,除了是道义责任,长远而言也可以为英国发展带来不少好处。移民英国的香港人大多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家庭,带来不少财富,当中部分人更是专业人士,能为英国的就业市场提供优秀人材。

大约有数十万名港人过去几年先后移居英国。不少人乐观地认为,港人社群在当地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凝聚在一起向英国政府争取权益。但在现实生活中,英国政界从中央到地方在某些议题的确有回应港人的诉求,可是更多的是考虑本身的利益。

譬如,英国政府声称过去几年除了设立专有的移民渠道,也有协助移英港人适应当地生活,但拨出的资源相当有限。部分移英港人纵使是高学历专业人士,到达英国后仍未能找到相应工作,甚至由专业人士变成基层工人。

一名香港女性2023年移英半年后,就因为无法应付高昂生活开支,疑似压力过大导致患上心理疾病,在出租屋自杀身亡。这起事件揭示不少流散英国的港人仍然须要适应英国生活,以及英国政府的支援严重缺乏。

与此同时,近年全球各地的大批移民涌入英国,加剧大城市的住房紧张和公共服务压力,引发当地居民与移民的矛盾。如何平衡移民的权益保障与本地社会的承受能力,正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

英国在野保守党党魁巴德诺赫(Kemi Badenoch)日前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就建议把目前须要在英居住六年就能申请成为公民的条件,延长至15年。虽然她过后澄清,有关倡议不包括移英港人,不过英国民调反映相当一部分英国人对外来移民没有好感,持BNO护照移民英国的港人,随时都要担心政策有变。

说到底,近年移民英国的港人与英国政府存在不少根本性的分歧。前者以针对中国为目标,后者则致力保障英国利益。而英国政府一向奉行务实外交政策,当英国利益和港人利益出现冲突,往往会选择前者。

尤其是英国工党,去年在时隔14年重掌政权后,更加注重以务实的态度与中国展开对话,声称“英国和中国不会总是达成协议”,但“也拥有共同利益”。在英港人或许要有心理准备,自己随时可能再次成为中英谈判中的一枚棋子。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