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陆港包裹停收政策朝令夕改 中国吁美为跨境电商营造公平政策环境](/uploads/allimg/250207/0G932O53-0.jpg)
美国邮政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包裹的停收政策朝令夕改,叠加小额豁免政策取消,令中国电商业者面对更多不确定性。中国商务部呼吁美国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为跨境电商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星期四(2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说,无论一国的贸易政策如何调整,跨境电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并没有消失,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国际贸易数码化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何咏前说:“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优化监管,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也为本土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优质优价的消费环境。”
美国邮政当地时间星期二(4日)宣布,即日起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包裹,直到另行通知,但信件不受影响。不过,官方隔天便收回成命,称将继续接收来自大陆和香港的包裹。
美国邮政没有给出实施及撤回决定的理由。不过,美国2月4日起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10%关税的同时,也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1080新元)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分析指出,这一举措主要针对在Shein和拼多多旗下Temu等电商平台出售商品的中国卖家。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数据,过去10年适用于“小额豁免”的货物数量增长超过600%,从2015年的约1.39亿件增至2023年的超过10亿件,2024年更预计将突破13.6亿件。2023年的美国国会报告则显示,通过小额豁免方式进入美国的国际包裹有近半来自中国。
此前,Shein和Temu试图压低成本,已使得平台和商家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几名参加与平台谈判的供应商告诉彭博社,工厂盈利能力已被挤压到极限,没有进一步降价空间。包裹停运可能意味着美国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上升。此外,除了批发到海外仓库的热销商品,其他所有商品运输时间都会更长。
也有部分商家通过提价应对关税冲击。据了解,中国音响设备品牌Denafrips已通知美国消费者,小额豁免政策取消后,部分快递公司要求预付关税,因此公司将对美国订单预收相当于产品价值20%的税费。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波向《联合早报》分析,美国邮政朝令夕改,或许是因为官方对于实施禁令尚未做好准备,低估了这么做对于正常包裹往来造成的巨大影响。
陈波指出,取消对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看似直接针对中国商家,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对美国弊大于利,因为逐个检查入境包裹的成本高昂,如何判断包裹是商品还是个人物品也会引发争议。此外,中国商家还可以通过从第三国集中发货来绕开关税。
马来亚银行证券宏观经济研究总监郑宁受访时也预计,中国电商平台会设法灵活应对新规定,例如不从厂房直接速递邮包,而是改用集中运输。“虽然价格微高,只要中国商家的商品价廉物美,物超所值,估计销量不会受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当地时间星期三证实,中国已就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加征10%关税提出申诉,要求就此与美国展开磋商。
中国提交的申诉文件称,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措施是基于对中国“毫无根据和虚假的指控”而实施,不仅违反WTO规则,且具有歧视和保护主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