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东部战区推动各军种加强共享航空作战资源](/uploads/allimg/250208/0H215F42-0.jpg)
负责台海方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正推动各军种加强共享航空作战资源,允许几十个军用机场对所有军种开放,并探索海军舰艇成为陆军直升机跨海作战的跳板。
受访学者认为,这意味着解放军的后勤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能在战时提升战机的存活率和出击率。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星期二(2月4日)刊文称,东部战区近年来通过理顺军种间协同关系、出台相关支撑文件,推动陆海空三军航空兵同场训练成为常态。战区范围内不仅几十个军用机场面向所有军种部队开放,几百处训练场地也实现信息共享、开放共用。
报道称,东部战区已实现陆海空多型战机在同一个场站进行调度、起降和保障,互为条件开展联合训练。
解放军东部战区负责台湾海峡与东海地区的军事行动,战区内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装备至少十余种不同型号的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与侦察机等作战与支援飞机。此外,陆军航空兵也有多种直升机与无人机。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苏紫云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不同飞机型号所需的零部件、弹药、油料与维护设备往往有明显差别,这是长期限制解放军各军种机场相互通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军种机场互相开放,意味着解放军的后勤管理、地勤技术与航空管制水平有所提升。
根据《解放军报》报道,中国空军某场站近七成官兵具备多机型保障能力,10余种装设备完成多机型保障加改装,甚至有地勤技师能够完成陆海空三个军种16型战机的保障任务。
报道还介绍,中国陆军某机场筹建时,已充分考量海、空军战机训练保障需求。新机场落成不久,海军舰载机分队、陆军无人机分队等军种部队同时前来驻训,一站式完成多个以往需跨军种协调、转场多地才能开展的训练课目。
苏紫云分析,提高不同军种机场的通用性,能够在战时提升解放军飞机的存活率和出击率。因为一旦某些机场遭遇打击而不可用,飞行员可以很快找到替代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资源共享还为开发新型战术、提升联合指挥能力提供了帮助。
根据报道,中国陆军飞行员与海、空军飞行员在同一塔台组成联合指挥组,组织完成舰机协同攻击、海上突防等多课目训练。同时,海军舰艇能够为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扮演“移动机场”,方便陆航机群在海上补给后短时高效展开多波次打击。
苏紫云认为,解放军陆航部队装备上千架直升机,一旦这些直升机能够把076、075等两栖攻击舰,或者驱逐舰、护卫舰等军舰变成跳板或补给站,可比返回大陆机场补给维护节约更多时间,提高跨海打击效率。
解放军近年来不断强调联合指挥训练,突出跨领域跨军兵种联合专项训练,这些被普遍认为是制约解放军战力提升的短板。去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解放军合成训练现场会上讲话,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