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低人民币贬值 港人掀深圳消费潮

时间:2023-08-15 08:1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物价低人民币贬值 港人掀深圳消费潮

香港人梁俊凯(40岁)上周与妻子和母亲生平第一次过境到深圳旅游时,眼前的一切令他叹为观止。

他告诉《联合早报》,这次旅行颠覆了他对中国大陆城市的一些偏见和刻板印象。他说:“这里比我想象中干净和方便很多,城市的发展也与香港不相上下,有的甚至已超越香港。”

深港虽只是一河之隔,但碍于对大陆的印象,梁俊凯这些年来并没有要到大陆旅游的意愿,直到最近身边许多朋友的强力推荐后,才开始心动。他说:“我来了之后才亲身体会到,什么是大家所说的性价比更高的消费体验。”

深港自今年1月恢复通关后,像梁俊凯一样到深圳旅游的港人持续增加,并在一些靠近深圳口岸和高铁站的商场成为消费主力军。暑假开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社交媒体小红书上也不时可看到有关深圳商场被香港人“占领”和“挤爆”的贴文。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两地通关近半年来香港居民进入深圳已超过2245万人次。平均下来,每周入境深圳约90万人次。深圳市政府口岸办公室的统计也显示,截至8月6日,港籍人士占深圳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的70%。单在今年7月份,深港通关日均48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78%。

本报记者日前走访深圳福田高铁站附近的几家商场时发现,处处可见香港旅客的踪影,占商场访客一半以上。他们一般成群结队,其他明显特征包括以掺杂着英语的粤语交谈,穿运动鞋和背着双肩包或斜挎包。

受访香港人均指出,吸引他们到深圳消费的主要原因包括深圳物价比香港便宜,选择更多,且跨境支付方便等。此外,两地交通互联互通的便利,也使许多港人在周末选择当天往返。

人民币持续贬值也刺激了港人北上消费热潮。在联系汇率制度下,与美元挂钩的港币对人民币汇率从年初的0.86一路上行,并在7月初达到0.93的高位,提高了港人在大陆的消费能力。

港人孙志华平均每月都会到深圳两三次,活动范围主要在口岸附近的商场。他受访时说,同样的一道菜肴,深圳的价格比香港便宜30%至50%,还可以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他说:“香港因为地方小,很多餐馆为了多翻几桌,用餐时间都有限制。我们每次吃饭都不得不匆匆忙忙,还得看服务员的脸色。”

一家网红人气酸菜鱼店的服务员易先生说,香港顾客占他们总人流量的七八成,店里自暑假以来因港客暴增,生意翻了一倍,周末排队等候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

戴德梁行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深圳商场客流同比大幅增长,市域级、区域级商场今年前四个月日均客流量较去年分别增长68%、46.8%,这与通关后港人赴深圳旅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华南及华中区研究部董事张晓端受访时指出,港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一般高于大陆,而在优惠汇率,以及深圳相对低劳动力成本和物价等因素的叠加下,港人在深圳消费可享受更高的性价比优势。

张晓端说,更重要的是,深圳这几年迅速发展,商业项目越来越多,商场业者面对激烈竞争时不得不引进更多品牌和特色店铺来吸引顾客。“这促进了商场的迭代升级,更能满足港客在香港无法获得的多元消费体验。”

素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过去十几年一直是大陆人旅游的首选之一,陆客到香港各大药妆和品牌店扫货的场景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港人开始到大陆消费,这股潮流开始逆转。

张晓端认为,早年以“赴港消费”为主的单向跨境消费模式已逐渐转为“双向奔赴”,反映了深港在经贸和人员往来的深度融合。

她说:“香港人和广东人本身就是同宗同源,不该有那么大的隔阂。之前出现的单向跨境消费模式是因为大陆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还未达到香港水平。但如今两地的发展并驾齐驱,跨境消费变成双向也是很自然的事。”

尽管深圳商场人流量明显恢复,但港人的消费更多集中在餐饮和部分服务领域,如按摩、美甲、理发,消费情绪在一般零售业并没有明显提振,许多服饰、电器等商店依然冷清。

一名在商场售卖陶瓷用具的黄女士感叹,她的生意并没有因为港人激增而有所好转。“他们光顾的都是一些餐饮店,就算买手信也是买小吃和饮品,或者到超市买一些水果和零食。走走看看的人很多,但实际买的人没几个。”

大多数受访港人说,在大陆的消费更注重体验,而不是要购物。长期居住在香港的大陆人张博说:“现在香港从大陆电商买东西都很方便,可以直接送到香港。我们没有必要在实体店购买,还要麻烦拎过关。”

张晓端指出,大部分港人的消费活动范围仅限于口岸和高铁站附近的商圈,且消费的领域有限。但她相信,随着两地人员的交流持续扩大,会有越来越多港人更入去探索深圳和大湾区的其他大陆城市所能提供的不同旅游体验,港人的总消费额会持续增加。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