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近年来对扩大在华投资愈发谨慎,但日本汽车巨头丰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萨斯(Lexus,新加坡称“立胜”)逆势在上海投建电动汽车工厂,成为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日本车企。
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借此展现坚持对外开放的姿态,部分外资可能因看好市场前景开始重返中国。
丰田中国星期三(2月5日)宣布,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碳中和全面合作协议,并决定在上海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和生产全资公司。双方合作范围涉及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
丰田汽车称,新公司将研发一款雷克萨斯品牌的全新电动汽车,计划于2027年投产。工厂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预计将创造约1000个新就业岗位。
法新社报道称,这是继特斯拉上海工厂之后,中国第二家完全由外国拥有的电动汽车工厂。日经中文网此前则预估,丰田是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日本车企。
外国车企早期进入中国时,需和中国车企合资,外方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2018年起,中国陆续放开汽车行业外资投资限制;至2022年,所有限制条件均已取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特斯拉工厂是在临港自贸区,雷克萨斯工厂选址在金山区,意味着允许外国车企独自建厂已经结束试点,可以推广到中国其他地区。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受访时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令世界承压之际,批准雷克萨斯独资建厂展现出中国单方面扩大开放、承担国际责任的姿态。
中国去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日本、德国等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困境。此外,日本去年8月公布的企业民调显示,受供应链风险、中国反间谍法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影响,日本企业进驻中国意愿走低。
不过,彭博资讯高级汽车分析师吉田达生告诉法新社,丰田曾经因担心技术泄露等风险,非常谨慎地扩大在华业务,但现在已将其方法转变为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技术,以确保获得中国消费者认可。
陈子雷认为,丰田逆势建厂,表明其看好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前景,不愿放弃中国市场。中日关系近期逐步回暖,也有助于为此次投资消除政治障碍。
顾清扬指出,这一投资有利于中国开拓更大国际经济合作空间,可能是外资重返中国市场的重要信号。
中国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8262.5亿元人民币(约1533亿新元),同比减少27.1%,但去年最后四个月降幅收窄。
顾清扬分析,特朗普2017年第一次入主白宫后,很多西方企业选择从中国撤资或减少投资,尝试在产业链上脱钩。但他国市场目前还无法提供西方企业发展所需利润,中国产业生态与市场规模的长期优势将逐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