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卢沙野的失言让谁尴尬?

时间:2023-04-26 13:1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有“战狼外交官”之称的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再次语惊四座,在欧洲遭到一面倒的挞伐。

在法国一家电视台上星期五(4月21日)播出的访问中,以法语受访的卢沙野被问及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时回应:“这取决于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卢沙野称,克里米亚原本属于俄罗斯,是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

在主持人追问下,卢沙野又称,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认定他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

卢沙野的这番话几乎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入侵乌克兰时提出的理由,立马惹恼一众欧洲国家。乌克兰以及同样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率先反弹。法国外交部也公开对卢沙野的言论表示震惊,要求中国做出解释,并希望这并非中国立场。

约80名欧洲议员在法国《世界报》发表公开信,呼吁法国外长尽快宣布卢沙野为“不受欢迎人物”,相当于施压法国对这位中国大使下逐客令。

卢沙野的言论让刚刚因为走友中路线在西方世界备受质疑的马克龙相当难堪。马克龙不久前在访问中国后强调欧洲应“战略自主”,直言欧洲应避免为台湾问题卷入中美冲突,还因此在欧洲招致批评。

近期有消息指,马克龙已指示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与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合作,制定可作为俄乌谈判基础的框架。如今,卢沙野的言论让人怀疑中国能否称职地扮演斡旋者角色,也让马克龙争取北京协助调停俄乌战争的外交努力受挫。

更尴尬的是北京。卢沙野的一席话,让努力在俄乌问题上塑造中立形象的中国陷入了很大的被动。

在西方媒体的时政访谈中,主持人采取刁钻和尖锐的发问是常态。卢沙野这次面对的主持人罗契宾(Darius Rochebin)是位有经验的媒体人,而且明显有备而来,访谈的一来一往透出浓浓的交锋和辩论色彩,甚至有挑衅意味。如何不卑不亢、又不失礼节地应对这些提问、阐述自己所代表的国家立场,是这位外交官面对的考验。

客观地说,能够不设限地接受外国媒体采访,不回避敏感问题,对向来谨慎保守的中国官员来说已是迈出一大步。但从卢沙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反应看,确实不尽如人意。他不仅在访谈中多次怒呛主持人,在关键问题上也没能阐述好中国的立场,甚至还失言了。 

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北京提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强调的第一条就是尊重各国主权。虽然乌克兰问题不在驻法大使的职权范围,但代表中国派驻欧洲主要国家法国的一位大使,在俄乌问题上的言论与中国官方的政策宣示明显相抵触,还波及一众前苏联国家,颇令人费解。

其实,岂止是前苏联国家,如果“历史上你是我的”可以作为否定联合国成员主权国家地位的理由,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感到凉飕飕。

这起风波甚至让一些有心人浮想联翩:卢沙野代表的只是个人观点吗?这些言论多大程度上反映北京在台面下更倾向认同的立场?毕竟作为一名大使,在公开场合的任何发言,个人观点和国家立场很难区分。

事态快速发酵后,中国外交部不得不出面灭火。发言人毛宁星期一(4月24日)澄清说:“前苏联是联邦制国家,对外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这不否认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具有主权国家地位。”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上载的发布会实录,毛宁在发布会上两度强调,她的表态“代表中国政府的正式立场”。言下之意,卢沙野的相关言论不代表中国政府立场。

中国驻法大使馆星期一也在官网发出声明,澄清卢沙野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态不是政策声明,而是个人观点、不应该被过度解读。声明也强调,中方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地位。

欧洲舆论的围攻、中国官方的割席,也让卢沙野本人很尴尬。在中国驻法大使馆发出澄清声明后,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副主任戴尔特(Bruno Tertrais)在推特用英语俗话讽刺说,这份声明是将大使推到了公交车下,意思是让他牺牲。不过,如果外交官的言论和国家外交政策相违背,北京也只能赶紧止血。

这名资深的外交官其实已不止一次因出格的言论惹争议。中国外交这几年强调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时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卢沙野的姿态所代表的正是中国在外交场域中越来越鲜明的敢于斗争风格,但敢于斗争不必然等于善于斗争;从敢于斗争到善于斗争之间,还有很深的学问。尤其是遇到国际法和主权相关的敏感话题,还是宜谨慎,小心斗争过了头。

赞一下
(22)
41.5%
赞一下
(31)
58.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