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未有解决迹象,美国政府更加强打压中国企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报道,四年多前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内地电商巨擘阿里巴巴考虑来港第二上市,集资二百亿美元(折合约一千五百六十亿港元),预期最快今年下半年会递交上市申请。报道指出,阿里巴巴正就来港第二上市事宜,与财务顾问商讨,由于计画仍属初步,故可能有变。阿里巴巴发言人则表示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据报道,阿里希望透过第二上市,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集团流动性,特别是在美国政府日益增加对中国企业施压的情况下,能有更多资金应对潜在风险。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阿里巴巴一直不排除在其他地方上市的选择,假设选择赴港上市,亦是一个严肃的商业决定。她强调,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预测到中美贸易战的发展,因此并非如外界所猜测,选择香港作第二上市是出于中美贸易战的考虑。受阿里可能来港上市消息刺激,港交所(388)昨日股价最多曾升百分之三点五,收市仍升百分之二点二收报二五四点六元。
在贸易战阴霾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随美股大幅回调,阿里月内已累跌约一成八,市值大减近八百亿美元,是伤得最重的中资概念股。不过,相较四年多前上市时的发行价,阿里股价已累升超过一倍。阿里上周五收报一五五美元,今年来股价仍累升逾一成三,市值超过四千亿美元。
其实阿里巴巴早于二〇一三年曾寻求在港上市,但最终因同股不同权架构,未能符合当时港交所上市制度,集团于二〇一四年九月改道美国纽交所上市,每股发行价六十八美元,集资总额逾二百亿美元,是历来在美国集资最多的新股。
港交所失去阿里巴巴这一大客户后,随即加快推进上市制度改革,容许同股不同权,以及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去年四月底改革生效后,至今已有两家公司通过同股不同权架构成功上市,但股价表现不尽理想,其中小米集团(1810)上市以来累跌四成一,美团点评(3690)累跌一成一。不过,今年七月开始,同股不同权股份有望纳入沪深港通,对股价而言是一大利好消息。
于去年三月,市场曾传出阿里巴巴会在内地作第二上市。集团当时回应指,在美国上市当天已说过,只要条件允许便会回归A股,想法从未改变。去年六月,中证监发布CDR(中国预存托证券)细则,被视为吸引在海外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当时小米成为首个申请的公司,可是,中证监突然又高调批评海外上市的科网股估值过高,到内地挂牌无异于要内地股民「接火棒」,最终小米发CDR铩羽而归,内地CDR一事亦再无进展。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去年底接受内地媒体访问时曾说,「阿里百分之百会回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今年五月他与传媒会面时,进一步解释,之所以对阿里回归有信心,是因为「中国人都是出门要回家的,哪有说出门了不回家的?只是说家里面有好几幢房子,(选择)住在哪边,是住在香港这个家里,还是住在上海的家里,还是去深圳的家里而已。反正都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