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本周骤然升温,据悉因为中国在上周谈判中反悔,收回修改本国法律的承诺,希望改以行政监管指令来落实对美国的让步。此事激怒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促使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末威胁要提高中国输美商品关税。
中美近日分别就贸易谈判进展释出积极信号,不料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天却投下震撼弹,发推文宣布本周五(5月10日)起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约2724亿新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还威胁对另外3250亿美元的商品也征收25%关税,引发全球股市震荡。
特朗普周一再发推文,抱怨美国“与中国贸易损失5000亿美元。对不起,我们不会再这么做。”
莱特希泽同日在华盛顿会见记者时表示:“在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中国削弱了承诺。”他并透露,美国目前不会终止与中国的谈判,但本周五将如期对中国货品加征关税。
同场的美国财长姆努钦则说,中国上周末传来一份协议新草案,文本中在一些问题上撤回了之前已协商过的表述,有可能很显著地改变双方的协议。他透露,中美当时已完成约九成的协商,美国原本希望在本周达成协议,中国却在此时要求重启已协商过的部分。
彭博社昨天引述消息人士披露,中美上周在北京举行谈判期间,中国官员曾向美国官员表示,中方不同意一份需要修改中国法律的贸易协议,希望改以行政监管指令落实对美方的让步;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中国此前据说已同意修改本国法律。
原以为能借此解决中国强迫美国在华企业转让技术和其它知识产权问题的莱特希泽,被中国此举激怒,认为中国方试图重新谈判,遂向特朗普汇报。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江雨昨天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这是两国法律文化和行事方式非常典型的冲突。美国要看到中国以白纸黑字把修改的法律写下来,才能真正相信中国愿意回应美国的关切;中国更注重把结果做出来,只要通过行政手段或修改行政法规,最后能把事情办到、目的达到就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受访时表示,美国要求的执行套路与中国国情不符。要中国落实改变,行政监管指令其实比修改法律更管用、更具效率,落实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部门的操作细则。他认为,中国通过实施细则、政府管理手册等方式推动改变,其实对美国更显诚意。
储殷说:“这(个问题)是两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和法律关系不一样带来的,其实美国人完全心知肚明。”“美国要中国政府改法律,是想在面子上制造出中国全面认输这样的一个迹象。”
他也认为,美国其实是在蓄意滋事,旨在进一步压缩中国的谈判空间,但中国可作实质性让步的空间已不多。
尽管谈判陡然生变,但中国商务部昨天宣布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仍将于本周四至周五访美,与美国进行第11轮经贸磋商。
王江雨表示,中国很显然不想看到谈判破裂,希望尽最大努力去挽救,不到最后绝不言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谈判本身就是讨论的过程,双方存在分歧很正常。中国不回避矛盾,对继续磋商具有诚意。
他还说,加征关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中国希望中美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照顾彼此合理关切,争取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
(记者是《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