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少地方的基层标语内容近期频频出现错别字、内容生硬、胡乱嫁接等乱象。有中国网媒称,标语问题频发折射出基层作风不实,基层标语呼唤减负和走心。
据《半月谈》公众微信号今天(22日)报道,近段时间以来,部分地方一些标语错字频出,一些宣传手册更是将医生、失独家庭列为扫黑除恶对象。
报道也举出一些例子,包括“扫黑除恶,害人害己!”“坚决打击铲除黑恶势力,保护人民群众的什么财产安全”“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没好”。报道称,多地均出现了标语中的错别字问题,不仅对推动工作没有益处,反而起了副作用。
苏北某县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虽然错别字、病句、断句不当是当前“问题标语”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一些地方标语内容过于生硬、强势,也容易让老百姓反感。
此外,部分地方甚至出现“诅咒式标语”,而这些诅咒式的标语在群众中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报道也称,盲目抄袭、胡乱嫁接同样会闹出笑话。近日,江苏苏州相城区渭塘镇在扫黑除恶宣传册中,将医生列为中国十大黑心企业之首,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当地党委政府发布通报称,宣传资料照抄不当内容,镇相关负责人未严格履行审核把关职责。
前段时间,湖南湘潭一街道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展板中,将“失独家庭人员、重性精神病患者等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引发网民一片吐槽。而闹剧的原因也是打印社直接在网络下载与宣传主题严重不符的资料图片,社区负责人没有进行审核把关。
湖南某村村主任介绍,标语的制作,村里一般是结合上级给的模板,然后自行在网上找寻一些资料,设计出标语内容。确定标语内容后,再找广告公司进行制作,拿回成品后,细心的人会仔细检查,有问题就能及时发现,而不负责任的人,往树上、墙上一挂,拍张照片,转身就走。
广东某乡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里的标语和横幅,大部分是镇一级下发,镇里会把关,但有时村里或者其他部门也会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制作一些标语横幅。“这些自行制作的标语横幅,存在审核盲区,有时就会出现问题。”
不少基层干部也反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基层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精细化审核。为了突击应付,有的部门直接让打印店根据某个主题到网上搜标语,制成后进行悬挂。
报道也称,之所以出现一些奇葩标语,也与各单位对工作的理解程度有关。
此外,大水漫灌式、缺乏分类的标语悬挂也容易带来问题。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吕德文认为,现在基层动员环境跟以往不一样,社会异质化程度比较高,比如政府让某单位配合一个工作,该单位如果觉得这项任务和自身联系紧密,就会很重视,做标语也就会很认真。但是,也有很多单位觉得这项工作跟他们关系不大,上面任务又得配合,就会敷衍。一些部门还会在配合扫黑除恶等工作中,生硬嫁接自己部门平时的工作,有时候也容易出现问题标语。
报道称,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考核机制。很多动员工作虽然是面向群众,服务中心工作,但也有出发点是为完成考核任务的一种形式主义。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则说:“这些错误标语,对政府形象最大的损害就是容易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一方面,给一些人提供调侃恶搞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错别字也容易让群众对政策产生误解。”
庄德水指出,基层标语错误频现,正是部分基层干部不走心的表现,是工作态度和作风问题,建议加强基层工作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建设。
江苏省东海县某乡镇文化站站长告诉记者,当前几乎所有工作都要求制作标语、宣传册,工作量太大,基层疲于应付,难免出现敷衍和各类问题标语,建议上级部门减少对标语动员的痕迹考核,同时加强对各类标语、宣传册内容的指导,严把内容、印刷与审核校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