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违法风波 河北“袁府”疑违建被拆除

时间:2019-04-22 07:4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占地150亩的袁府据说是当地知名企业家袁平年斥巨资建造的家族祠堂,园内有亭台楼阁、别墅、电影院、招待厅和人工湖等。(互联网) 当地有关部门原本称袁府是养老项目,不存在非法违规占地情况


占地150亩的“袁府”据说是当地知名企业家袁平年斥巨资建造的家族祠堂,园内有亭台楼阁、别墅、电影院、招待厅和人工湖等。(互联网)

当地有关部门原本称“袁府”是养老项目,不存在非法违规占地情况。不过,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两级政府部门随后成立调查组,两天后发布的调查结果却指“袁府”存在未批先建、违法占地和建设等问题。

中国多地建筑违建风波层出不穷,继陕西秦岭别墅、黑龙江“曹园”被揭发并拆除后,河北一家疑似奢华私家祠堂的“袁府”也惹议,官方介入调查并在昨天(4月21日)启动拆除行动。

有分析指出,接连发生的违建风波凸显地方监管失责,呼吁建立更规范的政商关系。受访学者也认为,“违建潮”凸显地方治理的历史遗留问题,体现出政策统一性和地方需求之间的矛盾。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袁府”上周因两篇社交媒体文章进入大众视线。文章提到,“袁府”如同建造在农田的华丽宫殿,园内有亭台楼阁、别墅、电影院、招待厅和人工湖等,奢华程度吸引不少网民眼球,也引发舆论对建筑是否合法合规的揣测。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有关部门原本称“袁府”是养老项目,不存在非法违规占地情况。不过,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两级政府部门随后成立调查组,两天后发布的调查结果却出现反转,“袁府”被指存在未批先建、违法占地和建设等问题。

占地150亩的“袁府”据说是当地知名企业家袁平年斥巨资建造的家族祠堂,历时七年建造。有媒体称,袁平年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后,以投资人身份在邯郸入股多家公司,并积极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

目前,“袁府”的具体用途、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等问题待解,但该建筑昨天开始被拆除,几台挖掘机在场开始将围墙拆除。

“袁府”是近来中国各地被曝光的多起违例建筑之一。上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国有林区被揭有违建私家庄园“曹园”,其主人与项目经理被刑事拘留。近月来,陕西秦岭、河北石家庄、吉林长白山也陆续被揭违建大量别墅,经查后纷纷被令拆除整改,其中陕西秦岭案的涉及面和惩罚力度最严重,包括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的多名陕西官员近月来落马或被查。

zb-china-graph-2.pdf_Large.jpg

分析:规划监管力度加强暴露违建遗留问题

不少分析认为,篡改规划和侵占土地案例频曝光,暴露出地方监管部门的失责,例如“曹园”违法多年,当地监管部门不可能不知情,各方有必要建立更透明与规范的政商关系。

研究政治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吕德文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许多地方的违建建筑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

他举例说,在地方治理层面,早年的政策配套未必跟得上建设进度,先建后批等俗称“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较普遍,政策的统一性和地方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来对治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求更高,环境治理、土地执法、规划监管等力度都加强,许多违建遗留问题也因此暴露出来。

吕德文认为,此前地方治理存在一些“变通”的做法,但如今这个弹性空间缩小了,新建项目对于合法合规性的考量比以往更周全。

对于“袁府”被拆,吕德文认为,若将其完全拆除,其实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但现在情况下,拆也是给社会一个交代,说明(做法)符合法律法规,从另一层面回应公众的诉求”。

“袁府”风波近日也在中国社交媒体引起反弹,许多网民质疑“袁府”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保护伞,有舆论也指“袁府”勾起了封建时期“地主大院”的想象。

澎湃新闻的一篇评论说,乡村振兴离不开资本下乡,但农村不能沦为资本“任性胡来”的乐园。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宅基地审批越来越严,普通村民盖房结婚都要头大,有些人却可以在上百亩的土地上大兴土木。这种反差会导致怎样的议论,埋藏怎样的社会矛盾?”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顶一下
(42)
80.8%
踩一下
(10)
19.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