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首次纳入国际指数注源活水引凤来

时间:2019-04-02 07: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作者:吴芳 来源:路透中文网 中国债券4月1日起首次纳入国际化债券指数,标志着债市对外开放开启新纪元。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债市在国际市场地位得到完全认可,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

作者:吴芳

来源:路透中文网

中国债券4月1日起首次纳入国际化债券指数,标志着债市对外开放开启新纪元。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债市在国际市场地位得到完全认可,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资产配置信心,短期无疑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投资入市,但事件本身标志性意义更甚于市场影响。

他们指出,虽然此举将加快境外投资者增持中国境内债券节奏,利好国债和金融债等利率债,但短期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不过不少外资机构跃跃欲试,预计随着未来外资配置比例逐步攀升,增量资金入市影响不容忽视。而中国在债市制度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用债评级国际化等方面仍待快马扬鞭。

“从这一指数纳入阶段开始,估计带来的资金在2,500-5,000亿美元之间,而这只是被动资金。当我们引进活跃的投资者、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时,这个数字将会更大,可能会达到数万亿。”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Hayden Briscoe称。

他认为,指数纳入是为了重新平衡全球资本市场。事实是,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相比,世界在中国的投资不足。指数纳入正在使投资者关注中国,这将使全球资本配置重新平衡。

彭博1月底宣布,中国人民币计价国债及政策性银行债券将自4月起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预计将有363支中国债券被纳入该指数,完全纳入后,将在该指数54.07万亿美元的市值中占比达6.03%,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

不过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蔡浩认为,短期对国内债券市场而言,并不会有太直接的影响。因为外资配债这两年增速本来就很快,并不觉得加入该指数,就肯定会有多少增量资金影响。而且自宣布以来已经历时两个多月,市场也发酵差不多了。

“外资买盘一直有,但是(近期并)没有很夸张,只能说还行,一直源源不断,”北京一券商交易员指出,加入上述指数后初步预计会有平均每个月50亿美元的境外资金增量,因为还会持续20个月,外资买盘对债市短期影响不明显,但是长期的力量仍旧不容忽视。

“中国国债投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比欧洲要好,欧元区利率太低,整个都日本化了,”他称。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18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8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投资者持债规模近1.8万亿元。人民币成分完全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后,将有望为国内债市直接带来近1,000亿美元(约6,7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入。

短期冲击有限,长期力量不容忽视

自中国债券宣布纳入上述国际指数已两月有余,对债市影响亦已发酵一波,而且鉴于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市占比并不高,正式纳入后短期影响极为有限;但是长期随着开放步伐加快,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分析师刘长江认为,最近银行间债市外资买盘持续流入,更青睐国债和金融债等无风险利率债,毕竟流动性好,不排除与纳入该指数有关,但是从整体市场走势来看,还是国内资金主导行情。

中债登债券托管数据显示,2月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净增43亿元人民币,连续第二个月小幅增加。

他指出,外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需要分两个阶段--初期和稳定时期。在初期资金持续流入时会有一定影响,但进入稳定阶段后影响可能会逐步趋弱。因为债市核心应该还是国内经济和货币政策。

“你看美国,债券市场外资很多吧?但决定市场走势的还是FED(美联储),市场关注的也是美国的就业数据、通胀,和FED决议。”他说。

展望未来,刘长江认为,以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封闭,所以外资境内债券持仓比重比较低,这都是政策控制的结果;现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监管层也在大力推动,预计以后外资持有债券占比会逐步上升。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1月底在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曾透露,截至2018年末,境外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市场的持债规模占比为2.3%,持有国债规模占比为8.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潘功胜还表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借鉴国际经验,在“债券通”的基础上,推动形成中国境内多级托管制度安排,完善做市商制度,进一步开放信用评级行业,推进债券中央存管机构互联互通,适时全面放开回购交易等,加快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纳入国际指数已经经过市场一段时期的消化,但增量资金入场后,未来将增加配置需求,”财通基金固收分析师郑良海指出,相比主要国家主权债券,中国债券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力。

全球投资者也争相进入中国市场,国际三大主流指数除了彭博巴克莱指数,另外两大主流债券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GBI-EM GD)和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也将加速纳入中国债券。

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外资的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投资国内债券市场的海外资金流入规模将近万亿美元。长期看,中国金融市场加大开放,债市作为有稳定息差回报的投资品种,将长期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

外资机构跃跃欲试,但仍待更大开放步伐

路透采访的多家外资机构亦表示,看好中国债券市场投资机会,对参与投资跃跃欲试;不过短期来看债市开放步伐才刚刚起步,未来从法律制度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需要各方努力。

瑞银资产的Hayden Briscoe表示,已看到全球资本向中国的转移趋势,此次纳入国际债券指数只会加速这一进程。“我们一直在为此做准备,同时开发专业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对中国风险敞口的需求。这是我们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同的一种方式,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不准备在岸投资和处理资金流动。”

“我们认为纳入(国际)指数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称,在波动加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债券正成为“safe haven asset”,主要因为中国政府负债率远低于美国和日本,而且中国国债收益率具有相当吸引力等优势。

富达国际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刘鸿基亦指出,随着中国着力刺激增长,加上美联储立场趋向温和,使风险资产得到支持,企业将可更容易获得融资。虽然去年中国债券的违约宗数确有增加,但在岸债市违约率仍处于不足1%的偏低水平。

“整体而言,我们仍然看好亚洲及中国信贷市场,并继续配置风险资产,”他称。

尽管境外机构跃跃欲试,但中国债市开放仅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经济日报周一援引央行主要负责人称,“境外投资者普遍比较关心外汇风险对冲、债券信用评级等问题。”近两个月来,央行也围绕这些有共性的问题开展了灵活的安排。

据其介绍,目前全球托管行已可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外汇风险对冲服务,满足其风险对冲需求;境内相关基础设施已完成系统改造,即将支持境外投资者的特殊结算周期需求;而境外投资者入市备案操作流程和开户时长也大幅压缩,入市将更便捷。

不过除此之外,境外机构投资者准入制度方面障碍依旧重重。汇丰银行投资总监Geoff Lunt指出,尽管中国政府竭尽全力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便利,但是法律和行政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障碍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

中国央行1月初宣布,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央行并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支持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符合条件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