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官员相信中国明年可实现大气约束指标

时间:2019-03-06 07:3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环保官员相信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大气约束性指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昨天在两会政协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在雾霾研究基金投入6亿元(人

中国环保官员相信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大气约束性指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昨天在两会政协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在雾霾研究基金投入6亿元(人民币,下同,1.2亿新元),2000多名大气、气象科学家在39个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驻守,以及过去两年积累的治霾经验等,都是中国确保完成治霾目标的信心所在。

根据中国“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0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要达到80%以上,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累计下降18%。

刘炳江说,2017年“大气十条”收官之年的成绩增强了治霾的信心,“也使我们探索了一条打好打赢这个仗的路子”。

去年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10.4%

2017年,北京PM2.5由2016年的73微克下降到58微克,一年下降十几微克是从未有过的先例,成为中国治霾标志性成果。

另外,16个部委和省级部门在10天内会签秋冬季攻坚方案的“奇迹”,也让中国环保官员看到,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打赢雾霾战。他也说,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地方政府对蓝天保卫战实行量化问责,也是治霾攻坚战必胜的保证之一。

在巨额治霾资金投入、问责制等共同作用下,2018年中国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了10.4%,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79.3%,其中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51微克,重污染天气由2013年的58天下降到2018年的15天。

治霾初见成效的北京也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刘炳江坦承,北京治霾“等风来”的说法并不为过,因为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聚集区,“三分之一的平板玻璃,39%的电解铝,43%的粗钢在这个地方,49%的焦炭、60%的原料药等都在这个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全国平均的四倍左右,调哪一个结构都是比较难的。”

今年国防预算增长下调至7.5% 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中国国防预算增长今年下调至7.5%,但仍持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

昨天发布的2019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显示,中国军费今年预计达1.19万亿元人民币(约2403亿新元),同比增长7.5%,低于2018年的8.1%增速。这是中国军费自2016年以来连续四年保持个位数增长。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许瑞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中国需要把预算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扶贫,但如果削减军费又会对海内外释放错误信号,所以7.5%是平衡各方诉求的折中数。

中美关系已陷入战略竞争,美国军费的总额是中国军费的四倍有余,不少中国军事爱好者因此认为中国的军费应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对此,许瑞麟指出,解放军涉及战略导弹系统或人工智能科技等核心技术的科研项目,往往不被反映在国防预算内,因此虽然中国对外发布的国防预算总额比美国的国防预算少得多,实际用于国防项目的金额可能更多。

顶一下
(4)
33.3%
踩一下
(8)
6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