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年轻族群推动新时尚 克隆宠物消费基因(2)

时间:2019-02-10 07: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消费级基因检测成为年轻人新宠 记者最近做了消费级基因检测,人类八个更适合运动减肥的基因型,我一个都没有。基因对运动减肥效果的影响约为40%。这意味我的运动量就算跟别人相同,减少体重和腹部脂肪的效果较不明

消费级基因检测成为年轻人新宠

记者最近做了消费级基因检测,人类八个更适合运动减肥的基因型,我一个都没有。基因对运动减肥效果的影响约为40%。这意味我的运动量就算跟别人相同,减少体重和腹部脂肪的效果较不明显。

反正效果较不明显,记者决定这个春节放自己几天“运动假”,心安理得地不逼自己锻炼。

其实更理性的反应,应该是更勤于锻炼,以弥补偏低的运动功效。无论是供人们为缺点开脱,还是作为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自我的起点,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各种玩法,使它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

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费用一般少于500元(人民币,下同,约100新元),而且足不出户,也可轻松完成检测。先在网上下单,等待检测配套送上门,把2毫升唾液吐入采集器,快递回给公司,等待两到四周,便可在线上查看报告。

不同公司解读基因的方法略微不同。较普遍的检测类别包括祖源、运动细胞、个性、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具体检测项目包括学习能力、怕不怕孤独、酒后会不会脸红、乳糖耐受等。

不能取代医疗级基因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级基因检测不能取代医疗级基因检测,不适用于检测新生儿健康、遗传病筛查、肿瘤诊断、亲子鉴定等。消费级基因检测也有别于警察用来排查涉案者身份的司法鉴定。

亿欧智库去年11月出炉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创业公司多数从2014年开始成立,由于政府目前限制少,基因测序技术的成本又不断降低,未来五年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将高速增长,预计2019年将成为市场的“爆发元年”,消费者规模可达350万以上。

业者:丰富数据优化产品不能只靠消费者好奇心生存

受访业者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的前景确实乐观,不过目前还处于困难的起步时。

各色DNA创始人郭婷婷告诉《联合早报》,公司的用户年龄主要介于20至30岁,半数住在一线城市,八九成拥有大学学历;他们主要是出于好奇心而尝试消费级基因检测。

她说:“好奇心人群的池子有限,总有一天这些人体验过后,觉得不过如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我们要与用户保持互动,通过他们的反馈来丰富数据,使产品进化,吸引更多人尝试。”

她坦承,目前能从消费级基因检测找到的、对生活有非常针对性的指导和确切结论其实并不多。中国公司赖以解读基因的科研成果多数是西方以高加索人为对象的研究。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参与基因检测,数据库将不断优化,基因解读的准确度也将提高。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黄捷也体验过基因检测。他把基因检测看成是“算命”,算术的算,不是掐算的算;命是生命的命,不是命运的命。

他受访时指出,很多创业公司在推“互联网加基因”的概念,试图以基因检测为接口接入传统的健康指导和养生,比如通过基因检测来指导运动、营养、美容甚至小孩的课外教育和人生规划。

他说:“这些虽然看似是一片蓝海,但是需要真正的大数据的支撑和强大的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为基础。”

他介绍,基因科技的应用目前还是以临床的“刚需”为主,例如检测胎儿是否有唐氏综合征等缺陷,以及指导癌症患者用药。他解释,由于所有癌症的直接发生原因是基因突变,制药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设计不同的靶向药物,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宁”。

官方终将出台监管政策

美国对消费级基因检测有一定的监管,例如禁止业者宣称能预测某些疾病的概率,以及立法禁止基因歧视。规模较大的业者按自律的原则,承诺保护用户的基因信息,未经同意不会转卖给药商等。尽管如此,美国还是发生大批用户信息流上网的事件。

中国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政府将出台监管政策,届时本来就自律且没违背用户信任的企业,将能生存下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