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矛盾 学界热议中国是否要突破赤字率

时间:2019-02-08 07: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原银行经济学家王军指出,现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应该在今年扩大赤字率,熨平经济波动,追求长期的平衡。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非常时期,让赤字率适当突破3%红线,才会有更大的减

中原银行经济学家王军指出,现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应该在今年扩大赤字率,熨平经济波动,追求长期的平衡。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非常时期”,让赤字率适当突破3%红线,才会有更大的减费降税空间。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是否要在非常时期突破3%赤字率的安全红线引发学界热议,有学者甚至认为,赤字率红线不突破,减费降税难以“加力”。

财政赤字率是国家财政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率。3%的红线来自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它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率做出原则性规定,之后也被很多国家用作赤字率的安全标准。

中原银行经济学家王军受访时向《联合早报》指出:“对中国来说,这些年它似乎成了一个枷锁,大家觉得突破就很严重。”

2011年以来,中国财政赤字率虽然有所波动,但都控制在3%以内。去年“两会”(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年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设定2018年财政赤字率目标为2.6%,比之前两年的3%收紧。

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经济学者对3%提出反思,呼吁政府适当扩大赤字率,“加力”积极的财政政策。

据路透社报道,去年11月举行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会上,有参会专家提到,面对地方政府捉襟见肘的财政收支窘况以及沉重债务压力,更需要中央政府的担当,包括承担更多公益类基建项目的资金安排,并建议适度扩大赤字率。

经济学界的一种观点是,财政收支平衡应该从长远衡量,而非追求短期平衡。

王军指出,财政政策应根据实现稳定增长的需要,服务宏观上整体平衡的大目标,而不是过于纠结年度内的平衡。

他说:“现在经济下行压力那么大,显然应该在这个年度里,让赤字率扩大一些,可以不追求短期平衡,目的是熨平经济波动,追求长期的平衡。”

受访学者也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非常时期”,让赤字率适当突破3%红线,才会有更大的减费降税空间。

去年下半年以来,官方不断表态要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措施。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强调,要“推动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汉君受访时指出,目前的收支情况下,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都非常紧,因此大幅度减费降税的空间很有限。

他认为,在经济相对比较困难的非常时期,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突破3%赤字率也是可以考虑的。

他说:“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得好,就能促进经济恢复,未来还是可以把赤字率降低到大家公认的安全线之内。”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不突破3%安全红线,从防范金融、财政风险上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扩大赤字体现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为中国经济埋下隐患。

据路透社、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等报道,去年多场财经和经济论坛上,就有经济学家对能否打破3%赤字率出现意见分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去年11月在《财经》杂志年会上发言称,防范风险问题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把赤字率锁定在3%以内,对控制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很有必要,也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本账,是直接影响社会预期的一本账。

学者:今年赤字率料接近3%

下月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对2019年财政赤字率的预期目标。

王军预计,官方今年设定的赤字率不会轻易突破3%,但会比2018年宽松,预计会接近3%。

他认为,政府决策时除了考虑显性债务,还有隐性债务要考量,因此会采取更加稳健的做法。他说:“理论上突破3%没有问题,也没有必要受制于这个3%所谓的红线,但政府一定会很谨慎。”

削减开支成为必然

经济放缓让落实减费降税措施变得刻不容缓,如果无法扩大赤字率,就意味着面对收支矛盾的政府必须削减财政开支。

在刚落幕的各个地方两会上,“过紧日子”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北京、上海甚至定下今年要缩减政府部门一般性开支至少5%的硬指标。

上海市长应勇1月31日在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回应提问时说:“哪怕政府过‘紧日子’,也要给企业减税降费,给企业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减轻负担,激活微观主体活力,增强社会创造力。”

王军指出,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表述来看,除了在减费降税上加力,提高财政开支的效率也是今年的重点任务。

他预计,下月两会公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会提到压缩开支,但官方要削减的是一般的公共性开支,必要的补短板支出,例如基建支出、研发开支等还会加大。

顶一下
(2)
14.3%
踩一下
(12)
85.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