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国人口红利正逐渐从数量转为素质

时间:2019-01-22 07:5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昨天表示,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逼近14亿大关。(中新社) 国家统计局昨天(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增人口数量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昨天表示,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逼近14亿大关。(中新社)

国家统计局昨天(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增人口数量比上年少,人口出生规模连续第二年萎缩,出生率创历史最低,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创新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连续七年下降。

中国去年出生人数为57年来最低,人口红利殆尽的话题再次浮现。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昨天回应说,中国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受访学者解释,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渐从数量方面的红利转为素质方面的红利。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增人口数量比上年少,人口出生规模连续第二年萎缩,出生率创历史最低,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创新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连续七年下降。

截至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亿9538万人,比上一年多530万人,但增幅比2017年人口增幅的737万,少了200多万。

总人口增幅下滑 主要因出生人口下降

出生下降是总人口增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人口出生规模连年萎缩,去年有1523万人出生,少于2017年的1723万和2016年的1786万。

研究人口问题的中国独立学者何亚福向《联合早报》指出,去年的出生人口规模是自1961年以来最低的,去年10.94%的人口出生率是1949年以来历史最低值。

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比率创新高。中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连续七年下降,去年降至8亿9729万人。

整体而言,上述数据反映中国呈现老龄化加深和总人口增长幅度放缓的趋势,这与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年初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研究成果大致吻合。

绿皮书预测,中国最早可能在2027年迎来人口负增长,并在2065年缩减至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这将使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变数。

针对近期人口红利消失的舆论,宁吉喆昨天在介绍去年经济运行情况的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指出,去年的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规模仍然巨大。当中有7亿多人在就业、劳动力的规模,还有填补更多就业岗位的空间。

中国劳动力素质在提高

他指出,中国劳动力的素质在提高,每年有800万大学生毕业。他说:“我们仍然存在人口红利,我们更加重视人才红利,支撑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的因素没有也不会改变。”

人口学者、《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不被这个说法说服。他受访时指出,日本上世纪90年代面临的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与人口结构有关,而中国去年的人口结构与日本1992年时相似。他因此预测,中国经济今后将因为人口老化和劳动人力下降等原因,无法高速增长并超越美国。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受访时解释,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一样。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靠人口数量的红利发展了制造业,农村闲散劳动力投入工厂后,在流水线上工作所创造出的附加值比在农村高。

赵锡军指出,目前中国西部仍可享受数量上的人口红利,不过,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低端下游升级到中高端上游,中国更多需要高素质而不是高数量的劳动力。例如,需要能操作甚至研发机电类产品的工程师,而高素质劳动力能创造出高附加值产品,因此经济总体还是能前进。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顶一下
(8)
44.4%
踩一下
(10)
55.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