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涉毒加拿大男子死刑 加国总理指责

时间:2019-01-15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大连法院判在华涉毒加拿大男子死刑 加国总理指责中方“任意”判刑


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从昨早8时开始重审谢伦伯格走私毒品案,法官经过约10小时审讯做出判决。(杨丹旭摄)

加拿大籍男子谢伦伯格因走私毒品罪昨天在大连法院重审被判处死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立即指责中国“任意”判处死刑,这起案件可能在不实施死刑的加拿大掀起轩然大波,加剧中加关系紧张。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昨天公开开庭审理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走私毒品案,法官经过约10小时审讯后,晚间作出判决。谢伦伯格有权在接到判决书第二日起的10天内提出上诉。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随后指责中国任意判处死刑。他对路透社记者称:“作为政府,我们对此极度关切,我们所有的国际朋友和盟友也应如此,中国在这起案件上选择开始任意采用死刑。”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去年11月20日一审判处谢伦伯格有期徒刑15年,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人民币(3万新元),驱逐出境。谢伦伯格不服,提出上诉。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上个月29日对案件进行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当庭裁决将案件发回原审法庭重审。检方当时提出,一审法院认定谢伦伯格为从犯和犯罪未遂并从轻处罚明显不当,并指公安部门掌握新线索显示,谢伦伯格极有可能参与了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在走私毒品犯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法律规定上诉不能加刑,只有在发回重审、对新的犯罪进行重新起诉才可能加刑。

检方此次补充起诉了新的犯罪事实,并在法庭调查中对案件作出新的举证,包括与案件有关联的其中两个中国境内人员,已分别因涉毒被判无期徒刑,以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检方传唤此前从未出庭的报案人和关键证人许清出庭供证约一个多小时。

案情显示,谢伦伯格受一名叫凯姆的人指派,在2014年11月19日到大连与许清会合,企图将222公斤冰毒通过海运从大连走私到澳大利亚。他在大连期间曾到放毒品的货仓查看,购买了分装工具和轮胎,准备把毒品藏入轮胎走私出境。

许清在怀疑有涉毒活动后报案,警方之后在货仓搜出20吨塑料颗粒,查获藏匿其中的涉案毒品。谢伦伯格在察觉事情暴露后于2014年12月1日从广州转机企图逃往泰国,并在途中扔掉手机卡,他当天在广州被捕。

法官认定,谢伦伯格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伙同他人走私冰毒222公斤,其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而且在案件中是主犯,属于犯罪既遂。

庭审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被告人最后陈述三个环节。36岁的谢伦伯格昨天身着灰白色上衣和黑色长裤出庭,现场也为谢伦伯格安排了两名翻译员。

四名加拿大驻华使馆人员昨天到庭旁听,但受询时表示不方便置评。另有50多名公众和包括《联合早报》《华尔街日报》以及法新社在内的部分外国媒体记者旁听庭审。

专家:案件有可能出现回转

加拿大去年12月1日应美国要求逮捕中国电信业巨头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令中加关系陷入紧张。中国之后以“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由,扣押了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和加拿大籍商人斯帕弗。

在中加关系的敏感期,一些舆论质疑谢伦伯格案背后的政治动机,是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人质”较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江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尽管中国强调这是司法机构的独立判决,但法院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15年的刑罚改为死刑,“外界有各种解读和无穷想象,把案件与政治联系起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他不讳言:“(判罚)在这个当口,假定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就会是讨价还价的绝佳筹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则认为,对谢伦伯格的判决符合中国法律,但也受最近政治气候的影响。但他指出,谢伦伯格可以提出上诉,中国是否会对其执行死刑还很难说,“因为中国也想为中加关系留余地,案件有回转也是有可能的”。

(记者是《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

顶一下
(135)
83.3%
踩一下
(27)
1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