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技术转让是美中贸易和技术争端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为化解相关抱怨,中国拟立法禁止各级地方政府强制外资企业转让技术。
中国计划禁止地方政府强制外资企业将专有技术转让给中方合作伙伴,以化解这种做法引发的抱怨。强制技术转让是美中贸易和技术争端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政府正在考虑以一部经过简化的外商投资法来取代目前规定外资准入行业范围以及准入条件的法律制度体系。
外资企业抱怨称,在很多行业中,它们被要求通过中外合资企业的形式来经营,这迫使它们把宝贵的技术转让给中方合作伙伴,之后这些中方合作伙伴又通过自己的母公司与外国投资者进行竞争。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在针对中国贸易和投资做法的所谓“301条款”(Section 301)报告中着重提到了此类抱怨。该报告得名于一部极少被援引的1974年法律的条款。
中国外商投资法草案规定,外商投资过程中技术“合作”的条件由投资各方协商确定,地方政府及官员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
据新华社报道,分析师称,外商投资法草案旨在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确保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公平待遇,这将提升它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根据中国官方的《证券时报》(Securities Times)报道,外商投资法草案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涉及外商投资的规范性文件时,不得违法减损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得违法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
但外国分析师警告称,中国经常利用非正式手段来向外资企业施压,迫使它们进行技术转让。这些手段包括不予行政审批,除非外资企业同意将技术转让条款写入合资协议中,尽管法律并不要求合资协议包含这类条款。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发了一条Twitter帖子来回应这项草案:“比起简单的规则更改,还需要做更多事情。减少强制技术转让将需要禁止和惩罚非正式的要求和威胁,(并)严格限制指导和约束投资的产业政策。”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上周日召开的会议上开始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这一会议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常会进行数轮审议,之后再把法案提交给全国人大全体会议。这意味着该法案可能需要花费几个月到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最终通过。
除了技术转让相关条款以外,外商投资法草案还旨在简化外商投资监管。该法有望取代分别管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外资三法”。
另外,中国财政部周一还宣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对706项商品降低关税。受影响的商品包括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替代豆粕的动物饲料。为了报复美国关税,中国提高了对美国输华大豆的关税。
译者/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