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月份鲜菜价格环比涨9.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法新社)
(北京综合讯)极端天气叠加上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双节”影响,9月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幅升至逾半年新高。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整体来看通货膨胀仍属温和可控,无碍货币政策宽松走向。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9月CPI同比和环比分别上涨2.5%和0.7%,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非食品价格上涨2.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指出,受夏秋换茬以及部分地区遭受台风、强降水和风雹等极端天气影响,9月份鲜菜价格环比涨9.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受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影响,猪肉和鸡蛋需求增加,价格分别上涨3.7%和2.2%。
汇丰银行研究团队分析指出,受猪瘟和恶劣天气影响,9月食品价格继续上涨。每周价格指标显示,部分物价在10月初仍然处于高位,但随着供应恢复,物价上涨不会持续太久。
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则同比上涨3.6%,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低;PPI环比则上涨0.6%。
FXTM富拓货币策略和市场研究全球主管贾米尔(Jameel Ahmad)指出,P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减轻,也印证最近几个月人民币汇率企稳,消费物价压力符合预期。只要PPI延续疲软势头,本季度余下时间整体通胀压力也会得到缓解。
路透社报道,鉴于猪价和油价的不确定走势,多数分析师预计,到明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速可能仍会继续上行,个别月份或会达到3%;而PPI涨幅受基数抬高影响,预计将延续回落之势。
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业伟说:“通胀如期回升,虽然食品价格推升通胀,预计今年末通胀将攀升至2.6%至2.7%水平,明年二季度有可能接近甚至达到3%水平。但我们认为,这不会改变货币政策宽松状况。”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最新表态也传递出对通胀可控的信心,他认为中国的价格水平处于良性区间,预计全年CPI涨幅略高于2%,PPI涨幅在3%至4%之间,中国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还有相当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