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总裁莫斌在8月21日于香港举行的中期业绩会上称,截至2018年6月底,碧桂园现有及潜在总土地储备达到3.64亿平方米,对应货值约4.67万亿元。
碧桂园当前的土储规模排名行业第一,是万科( 000002.SZ /02202.HK)的2.55倍。中国恒大(03333.HK)尚未披露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中国恒大总土储面积为3.12亿平方米。
碧桂园(02007.HK)于当日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上半年,碧桂园实现营收1318.9亿元,同比增69.7%;股东应占利润约129.4亿元,同比增72.5%。
当期,碧桂园录得毛利润349.7亿元,同比增长约104.6%。据财新记者计算,碧桂园当期毛利率达到26.51%,较上年同期增加4.52个百分点,较2017年全年增加0.61个百分点。这也是碧桂园近四年来毛利率最高的一次。该毛利率水平接近行业标杆企业万科,万科当期毛利率为27.36%。
碧桂园毛利率上升,主要得益于交付结算物业价格大幅上升。该指标由2017年上半年的6900元/平方米攀升至8846元/平方米,涨幅达28.20%。
据莫斌介绍,碧桂园的交楼周期大致为17-21个月。另据财新记者了解,碧桂园旗下位于三四线城市的楼盘,通常在拿地后4-6个月就可启动销售。据此推算,该批交付的物业大多是在2016-2017年中期间完成销售。彼时,国内各地房价正处在上升通道,碧桂园业绩跟随市场上涨而受益。
碧桂园的物业销售价格也在持续走高。碧桂园此前长期扎根于三四线城市,其房屋售价普遍偏低。近年碧桂园将战线延伸至一二线城市,售价逐步提升。2015年,其销售均价为6512元/平方米;今年上半年,碧桂园销售价格已升至9398元/平方米。此价格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6月全国一手住宅均价高出11%,而2015年时,碧桂园售价与统计局数据基本持平。
尽管毛利率有大幅提升,但碧桂园期内净利润率(股东应占利润口径)增长并不明显。当期碧桂园净利润率为9.81%,较上年同期增长0.16个百分点,相较2017年全年水平下降1.68个百分点。
财新记者注意到,当期碧桂园因融资活动发生汇兑损失4.11亿元。而上年同期,碧桂园录得汇兑收益4.25亿元。汇率变动增加了碧桂园财务费用,侵蚀了部分利润。万科稍早前公布了中期业绩,其汇兑损失更为严重,达8.78亿元。
碧桂园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即房地产开发、建筑及其他业务。其他业务主要包括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及酒店经营。房地产业务依然是碧桂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当期收入96.20%,另建筑业务占比约3.80%。
近年碧桂园规模快速扩张,暴露出管控薄弱环节。6-7月,碧桂园位于上海、安徽六安的两处项目发生事故,致7人死亡、多人受伤,公众对其高周转模式表达了质疑。
整个7月,碧桂园股价一路下滑。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于8月21日发表公开信,就过去发生的安全事故向投资者道歉。杨国强表示,公司此前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正在重审管理系统,将以“刮骨疗伤”的决心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并将“零伤亡”作为企业长期目标。
莫斌在业绩会上一再表态,称碧桂园将放慢速度,腾出更多空间抓好各项管理,保证建筑安全和质量,掌控好开盘速度。
财新记者还注意到,因物业公司碧桂园服务(06098.HK)已于6月完成分拆上市,碧桂园员工统计口径不再包含碧桂园服务,员工总数由2017年底的12.48万人减少至11.13万人。根据碧桂园服务招股书,截至2017年底,该公司共有2.40万名员工。
财新记者计算发现,抛开物业板块分拆上市因素不计,上半年碧桂园实际新增员工1.04万名。相比2017年底,员工数增长幅度逾10%。
一名地产行业猎头告诉财新记者,员工规模大增意味着企业有扩张需求。碧桂园过去两年员工规模激增也印证了这点。过往年报显示,2015年底时,碧桂园员工为6.82万人;至2017年底,员工数增加至12.48万人。两年内,碧桂园人员增幅达83%。2015-2017年间,碧桂园年销售规模从1402亿元增长到5508亿元。
8月21日,碧桂园收报13.10元/股,涨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