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派员
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通过官媒警告美国农民,中美贸易战将让他们面临豆价下跌、可能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受访学者并表示,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影响总体可控。
大豆等农产品是中美贸易战中的弹药之一,中国两官媒昨天分别刊文,展现中国利用农产品打贸易战的能力。
《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发对韩俊的长篇访问。韩俊主要发出两个信号:对外的信号是,呼吁美国别为了打贸易战而失去中国庞大的农产品市场;对内的信号是,这场贸易战不会对中国食用油和畜禽养殖产业造成较大影响。
中国从7月6日起对340亿美元(467亿新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并将从本月23日起对另外16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韩俊介绍,这一轮征税涉及517项美国农产品,2017年进口总额达210亿美元,主要包括大豆、谷物、棉花、猪肉等, 涵盖了自美进口农产品的近九成。
韩俊说,由于进口来源多元、进口市场广泛,对自美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造成的影响非常有限。他也承诺,将把反制措施对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他表示,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将采取的措施包括拓展大豆进口来源、调整饲料配方减少豆粕用量、加大其他食用植物油供给力度,以及扶持豆农提高国产大豆生产能力。
韩俊表示,自从中国7月6日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后,中国企业已基本不再采购美大豆,美国将面临大豆价格下跌、出口压力增大、出口周期拉长等问题。自4月上旬中国宣布拟对美大豆加征25%关税后,美大豆期货价格已累计下跌近20%。
他警告,如果其他国家成为中国可靠的供应商,美国将很难重新获得中国市场。
关注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张宏洲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尽管美国政府将拨款120亿美元来补助受贸易战影响的美国农民,但历史告诉美国农民,他们要的是市场而不是补助。
日本曾依赖美国供应九成其所需的大豆,但美国在1973年短暂禁运大豆到日本后,日本决定大力投资南美的大豆农场,以致培养出现在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巴西和阿根廷。在贸易战开打之前,巴西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来源国。
张宏洲指出,除非巴西和阿根廷把所有出口的大豆都出口到中国,才可能弥补中国不向美国进口大豆的短缺。“最近有报道显示,巴西可能会把本来预备在国内消费的大豆卖给中国,之后才向美国进口大豆。贸易战正在使全球大豆贸易结构进行大调整。”
中国大豆供应不会出问题
人民日报社旗下的《环球时报》昨天则刊发记者从黑龙江发回的报道称,黑龙江省农民在享受了政府补贴后,去年提升大豆生产效益22.6%,占全国总产量的42%。报道称,黑龙江部分地区大豆平均亩产167.5公斤,接近美国的200公斤大豆亩产量。
报道也介绍,不少中国人到俄罗斯远东地区承包土地种植大豆,黑龙江去年的俄罗斯大豆进口量达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三分之一。报道的结论是,中国的大豆供应不会出现问题。
张宏洲指出,黑龙江和俄罗斯禁止转基因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比美国转基因大豆低,难以产出同样多的食用油。
不过他认同官方的说法,贸易战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影响总体可控。他表示,农产品不难被替代,例如可用玉米部分替代大豆在畜禽饲料的成分,中国政府也可能像美国那样出台补贴政策以减少对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