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指出,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只是央行工具箱的第一个,后续还有逆周期因子等等。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同意说,央行此举的信号意义很强,算是比较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调控,和直接入市干预不太一样。
(北京综合电)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快速重贬后,中国央行上周五晚上终于出手,宣布自今天起将远期售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上调至20%,并将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以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也是去年9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至零后再度恢复至20%。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不及首推该准备金率政策的2015年,央行这时宣布调整,更多还是引导预期,也亮出了央行对汇率的底线,加上央行工具箱中还有逆周期因子等,应有助于稳定市场。
央行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说,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决定再次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为20%。
央行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强调,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并未对企业参与外汇远期、期权、掉期交易设置规模限制,也没有逐笔审批要求,更没有禁止企业开展这类交易,显然不属于资本管制,也并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路透社引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分析,这一次央行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主要还是有预期引导的态度。
肖立晟说:“对比2015年那会儿,当时央行有数量型干预,还有很多的跨境资本外逃和各种套利,至少这次情况看,远期市场承受套利的压力并不大。”
他指出,最近一段时间市场认为央行默许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应对贸易战冲击,结合上周的宣布看,央行明确指出要使用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就说明央行不希望看到人民币的顺周期情况,也不希望人民币持续贬值;当然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还只是工具箱的第一个,后续还有逆周期因子,甚至直接入市干预等等。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也同意说,央行此举的信号意义很强,之前从20%调降为零,现在又调回来,算是比较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调控,和直接入市干预还是不太一样。
谢亚轩说,近期市场有点恐慌,有失灵的痕迹,而这个时候启动管理,也表明监管层对汇率、对外汇市场的看法。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上周五收跌320点,与中间价均创逾14个月新低,盘中一度贬逾660点报6.8965元;离岸人民币即期盘中也最低触及6.9120元,创2017年5月11日以来新低。不过在央行消息宣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自6.88元附近大幅反弹并一度升破6.83元。
谢亚轩指出,从目前市场表现看,反应仍较明显,毕竟这增加了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对抑制做空的行为会有帮助;但结合去年7月到今年7月汇率双向波动看,这是在央行不干预或少干预的情况下实现的,而且人民币走势也没有完全跟随美元,市场化程度较高,汇率市场化程度也更进一步了。
此举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近两个月面临的贬值压力骤增,这次央行将远期售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回2015年的20%,意味着远期的锁汇成本将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贬值压力,这也否定了市场认为的央行默许汇率贬值应对贸易战的观点。分析人士认为,若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不排除央行动用其他工具。
华侨银行驻新加坡经济学家谢栋铭说:“至少我觉得到这一步,我想央行的底线是已经亮了一下……尽管我们看央行还是希望市场能够自我找均衡点,但我感觉现在这波贬值的速度可能让央行感觉不太舒服了。”
他指出,央行底线亮出来之后,尽管这个政策实际作用不大,但信号一出,市场应会变得更加理性,因为经历过2015年至2016年之后市场都清楚,这不过是监管层祭出的第一招,若继续盲目地推低人民币汇率比较危险,后面还有逆周期因子等一系列稳定市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