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策换上宽松档 曾遭冷遇的银行股成价值投资者新宠
中国政府减弱去杠杆行动的力度之后,此前不受青睐的中国银行股正在吸引价值投资者的目光。
据彭博社报道,在坐了几个月冷板凳后,这些股票成为了中国协调努力缓解经济放缓风险的最大受益者。截至周三的四个交易日,中国的政策调整令主要银行股录得了6.8%的涨幅,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迈向1月份以来首次月度上涨。
今年流动性紧缩和监管环境收紧的迹象令银行业前景蒙上阴影,股价相对于一项全球银行业基准指数跌至了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近期有所反弹,目前存在的风险意味着,股价依然低于平均资产价值,在中国重新把政策焦点放到提振需求方面时,这一估值优势变得很明显。
“银行股价反映了非常负面的情景,所以风险回报率很高,”法国巴黎资产管理驻香港基金经理Felix Lam表示。“如果环境再一次恶化,政府有很多工具可以调用。”
自从5月份以来,银行股在熊市背景下表现疲软。银行板块占沪深300指数的17%,是规模最大的板块,且占利润总额的绝大部分。分析师们的看法尚未改变,根据彭博汇总的数据,按5分为最高分计算,沪深300指数中的21只银行股平均评分为3.97。在沪深300指数的23个行业板块中,位列倒数第二。
7月份,决策者所采取的行动已经开始提振市场情绪。中国央行周三对部分银行表示,将会放松一项资本金要求,从而支持放贷。几天之前,央行实施了创纪录的MLF操作,同时资管新规也比预期更加宽松。分析人士们还预计,今年央行将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可以肯定的是,沪深300银行股指数周四0.6%的跌幅暗示投资者仍然谨慎。政府显然依然致力于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银行业的这一转型过程可能会耗费几年的时间。持怀疑态度的人士也表示,中国的政策调整不会立即缓解信用收紧的情况。
珩生资产管理公司驻上海基金经理戴明表示,本周早些时候的反弹过度了。大家押注政策放松和流动性刺激,但是这需要时间才能落实,政府也已经表示,刺激不会非常激进。
目前来看,各方关注的焦点是贷款数据是否会显示这一押注是值得的。虽然6月份中国新增信贷的最广义衡量指标实现了扩张,5月份该指标却有所下滑,跌至了近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金公司的张帅帅等分析师在7月25日的报告中写道,政策调整暗示监管环境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转变,这可能有助于缓解负面因素的影响。彭博数据显示,在中金发布评级的中资银行中,几乎所有银行都获得是买进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