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锺鸣九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迎来倒计时100天,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自去年5月发布中国将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消息,国家主席中领导人在各大外交场合——从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到博鳌论坛,甚至在尚未结束的中东、非洲之行中,都不忘向各国发出邀请。该展会甚至被官方列为中国今年四大主场外交之一,将有10几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200多名各国部级以上官员、数千家国际着名企业参加。
实行双外原则 “卖全球”变“全球买”
于上海举办的首届进口博览会实行“双外原则”,即参展商和展品均为境外法人企业和在境外生产的产品。“卖全球”的中国如今要开始“全球买”了。近期的一系列政策也都指向中国“扩大进口”的外贸转向:先是去年12月1日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今年6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开展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国际互认、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7月,多部委联合推出《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
扩大进口 逼政府改革企业转型
政府层面主动“积极扩大进口”,则旨在促进更高品质的发展。
首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供给结构看,高新技术产品、创意产品、高端名牌等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进口既补充供给,也为实现“后发优势”提供支援。中国所期望的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基于此。
其次,倒逼政府改革、企业转型。改革开放40年,改革进入深水区。主动扩大进口,有助于打破国内的市场壁垒,倒逼政府改革、企业转型,如提升营商环境、推动内部制度调整、促进企业创新等。
有分析认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意义堪比61年前的首届“广交会”。经济封锁时代,以出口为主导的“广交会”让更多产品走出国门,换取外汇,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巨大贡献。当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博览会则对内提升开放水平,对外搭建各国互利共赢平台,维护贸易自由并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
文:锺鸣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