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天津情况的观察家指出,天津是在李鸿忠前年9月上任市委书记后,才真正加大力度去产能和关闭污染企业,现在处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天津能否坚持转型,考验着地方领导班子的政治决心。
李鸿忠月初在天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说,天津发展面临着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下决心调整优化结构,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坚决不要徒有虚名、自欺欺人的‘速’和‘量’”。
他也说必须从“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中摆脱出来。天津的经济数据和往年有巨大落差,不免引起外界猜测之前的数据被“注水”。2017年是李鸿忠主政天津后的第一个全年。有分析指出,大幅下调天津去年的GDP数据,既可与前任政府的数据撇清关系,也可让今后的GDP增长有更大的空间,如李鸿忠所说的,“这笔大账早算清、早主动”。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受访时表示,天津经济最严重的问题是不够创新。“天津虽然现在已建立起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新机制,但是在经济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方面,探索还做得不够。”
他认为天津必须以更开放的姿态加强市内各区的协同合作,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拓展服务贸易的力度。
在天津从事科技投资孵化项目的匿名创业者告诉本报,天津经济虽然有困境,但也有前景。
他指出,天津的创业环境虽然相对保守,但政府正在努力想办法升级,天津也有显著的优势,如离北京近、成本低、人力资源素质高等,这些都让他对天津的转型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