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昨天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时发现,拆除医院招牌的工程只进行到一半,“北京大”拆了,还留下“学人民医院”。
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从拆广告牌、拆房子到煤改气,北京市最近一些政策出台前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结果成了‘半拉子’工程,朝令夕改,在老百姓眼里成了笑柄。”
北京从上个月1日起在全市启动拆除违规建筑物屋顶广告牌匾的工作,以“亮出美丽的天际线”。有舆论抱怨此举使得民众难以认路,使城市失去人们熟悉的坐标。
继《环球日报》之后,中国最高检的机关报《检察日报》也发文批评北京市拆除广告牌匾的做法。该报过去两天先后在微信公号和报纸第四版质疑市政府拆广告牌的合法性。
纸版文章指出,北京市在2007年颁布的规范,允许建筑物顶部设置标识单位和建筑物名称的牌匾,2017年修订的规范则禁止这类牌匾,政府应当予以适当的补偿,以期得到理解和配合,而不是以违规设置为由清理。
“运动式执法”有抬头之势
微信文章中进一步指出,拆牌匾和前段清理外来人口的政策一样,片面强调效率,忽视正当程序和相关人利益保护,“运动式执法”有抬头之势。
面对舆论的压力,一度释放出有意放缓拆除工作的信号。《新京报》11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委证实,它发通知表示,由于冬季高空作业和着火风险高,以及“拆除工作后存在设置跟不上问题”,海淀区已停止拆除违规广告牌匾。
不过本报昨天分别致电海淀区城管委和北京市城管委户外广告处询问时,工作人员皆称拆除广告牌的工作仍在进行中。